【無形.防空洞與避難所】前置詞:硝煙戰火下的防空洞

無秩序編輯室 | by  無形編輯部 | 2022-05-25

時代從深處動蕩,俄烏戰爭的局勢發展,牽動搖撼著每個人的心靈。災異時代,我們與戰爭的距離,變得不再遙遠,在如此縹緲流動的空間,各人內心都有一處可以幽隱的防空洞。今期《無形》廣邀作家以防空洞與避難所為題,書寫硝煙戰火下的恐懼、陰暗與希望。


籠罩於俄烏戰爭的陰霾下,陳智德想到懸空心靈的避難所。歷經硝煙,另有戰火在天外燒,防空洞也抵禦不了遺忘,除非它是種志業般的文藝,如手電筒似般傳遞,嵌進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因為恐懼戰爭,人便得避難,防空洞亦因而被發明。鄧正健將對文明中心主義美學的厭惡,與「離散」跟「避難」聯繫在一起。既然世界即恐懼之地,也只有防空洞這類異托邦,才可保證免於恐懼的自由。


飲江以詩作〈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寫防空洞與避難所。投向敵人的歡呼,如同引發敵人的歡呼,悲傷的眼淚卻不能代替眼淚的悲傷。記憶裡都是寒冬,曹疏影想起兒時某年,與母親在通勤車上的回憶。雪是初歇的戰事,無論人與時代,那時還未懂得惡意的存在。


由香港青年組成的平台「不曾遠去的硝煙」,從俄烏戰爭的悲觀現實,記錄了幾則帶來希望的小故事。防空洞裡滿是抑鬱與徬徨的情緒,猶幸尚有童真與音樂以作安撫。余婉蘭以古希臘用於召喚和質疑鬼魂的儀式「Nekuia」作題,寫男生被心上人邀請到禮頓道山頭防空洞探險的故事。日戰時期的歷史,與眼前的地道連結,呼吸聲把散失在黑暗洞穴內的肉身與記憶,並將淡薄的夢魘和恐懼,逐一找回。


生活在災異的邊緣上,勞緯洛從布朗肖的著作《災異的書寫》說起。白夜即災異,而有剩餘之生,盡數失眠其中。今期亦收錄鄧小樺與孔德維的訪問,身處台灣的他們選擇以出版介入戰事,趕編華文世界首兩本有關烏克蘭戰爭的書籍︰《戳穿黑色的寂靜蹤跡——烏克蘭戰爭、文藝歷史與當下》以及《自由世界的前哨:2022 烏克蘭戰爭》。成書過程需與時間競賽,一切都是為了烏克蘭。


以創作回應時局,文學有著一種胸襟,讓人摸索自身與戰爭的關係。面對世界不堪,藏身防空洞裡,尋找身心的避難所,在一片沉鬱壓抑的情緒裡,若有互相欣賞的文藝,有聲音間感通的抒情,我們何懼戰爭、地震或瘋轉的時代?

《戳穿黑色的寂靜蹤跡——烏克蘭戰爭、文藝歷史與當下》編者序:對烏克蘭,曳光彈中的學習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眾生相》:見眾生

影評 | by 亞C | 2025-10-21

編輯推介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0-31

小刀

小說 | by 鍾粹 | 2025-11-0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

【教育侏羅紀】白鴿

教育侏羅紀 | by 王思皓 | 2025-10-28

Heathcliff

散文 | by 俞宙 | 2025-10-24

七日失戀療程

小說 | by 水 | 2025-10-24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

東亞文藝之沈痾:超越人性的遲疑

其他 | by 盤柳儂 |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