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浪潮】 好人才能拍好電影?——訪「第十四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新銳導演林亞佑、梁秀紅

專訪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9-24

今年的「第十四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特別放映兩位新銳導演——導演梁秀紅(馬來西亞)、導演林亞佑(台灣)的作品。梁秀紅的風格沉重陰冷,在《盲口》中以被縫合的嘴巴,撕開一個歷史與國族的傷痕;林亞佑的風格則青春溫暖,在《主管再見》中把煙花帶進了少年的監獄。


梁秀紅導演:「政府建造邊界,藝術家消除邊界」


梁秀紅導演


生於馬來西亞的梁秀紅,在大學畢業後到了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就讀,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提名的《盲口》是她的畢業作品。「那是2017年,在台灣待了四年後,我決定回到馬來西亞,拍攝《盲口》,從沒有在家鄉拍過任何的影視作品,我在極度無助與驚慌的情況下把《盲口》完成。」這一段關於家鄉的影片,竟是揭露國家真相的政治寓言。


《盲口》是一個不能說話的故事,孩子從小就縫上嘴巴,上學時還要用縫起來的嘴哼唱國歌,老師卻以竄改的方法講解國家的歷史。短片還有這樣的一幕:油漆匠不斷地把漆油塗上牆上,卻怎樣也遮不了牆上的血痕,在眾多殘忍的畫面中,這是最為溫柔的,也足以呈現梁秀紅對於電影意義的理解,她說,「現在的世界太多是粉飾太平,拍電影像是抹掉油漆,發掘被掩蓋的真相。」


《盲口》直刺馬來西亞的政治與歷史傷痛,同時也是一個預言,片中的沉重與肅殺,彷彿發生在當下的香港,有口不能說,電影也有被噤聲的威脅。對此,梁秀紅卻說「越是艱難的時刻,越需勇於發聲,我很喜歡Abbas Kiarostami 在《櫻桃的滋味:阿巴斯談電影》寫的這句話:『政府建造邊界,藝術家消除邊界』。」這句話像在《盲口》中的牆上的血痕,殘酷但暗藏力量。


《盲口》劇照


【鮮浪潮】如果「聲音」沒有被隔絕:訪「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本地導演


林亞佑導演:「年輕的時候比較真誠」


林亞佑導演照片jpg

林亞佑導演


與梁秀紅不同,林亞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導演,自幼在南投埔里的山和田之間成長,他自言,「在離開老家後,我常常會想著要呈現老家的光景。」於是在台北藝術大學求學期間,他拍攝的短片《一直騎呀一直騎》就如一個溫柔的思鄉故事,講述了弟弟弄丟了哥哥欲送給心儀女孩的簽名棒球,兄弟二人騎自行車穿梭田野,千里尋棒球的故事。在拍攝的過程中,他「一直按著在成長的經歷,直覺性地把蠻多元素加進去」。


雖然很多作品都是圍繞青春與孩子,但這不是林亞佑刻意為之的風格,如他所說,「其實我沒有特別設定自己要發展的題材,只是容易被有關成長、離鄉的故事所觸動也不一定設定在青春或是少年時期,人一生都在成長,只是可能年輕的時候比較明顯,也比較真誠。」這種真誠及溫暖不限於陽光普照的南投埔里,在《主管再見》中,林亞佑還把溫暖帶進了台灣的少年看守所,在小小的牢房裡,林亞佑捕捉了三位少年之間似輕還重的情感,在苦難中有愛,有陽光,還有煙花的聲音,少年應聲歡叫,與爆炸聲此起彼落。


當問及怎樣理解電影的意義,林亞佑這樣回答:「電影是一個窗口,個人連結世界的一扇窗,又是一種溝通或是紀錄的方式」,這番話又彷彿呼應《主管再見》中的第一幕:窗子內有兩雙窺探外界的眼,眼睛所及的方向,既是牢房外的世界,亦是銀幕下的觀眾。


主管再見 See You Sir 林亞佑 LIN Yayu

《主管再見》劇照


【鮮浪潮】在錯亂的時代用拳頭說話——真利子哲也的暴力哲學


管他的!就不停地,勇敢地,自由又誠實地創作吧!


作品以外,這次訪問中兩位導演也分享了各自的執導歷程。在香港的電影生態裡,要在行業裡生存下來從不是一件易事,要拍攝一部劇情長片更是難上加難,作為新晉導演,梁秀紅與林亞佑亦坦承在行業冒起是靠著運氣,還有前輩與朋友的照顧,如《盲口》的製作過程就是「狂刷人情牌」,「從喬器材、喬場景、喬工作人員、喬預算、喬東喬西,最後成功喬到用低預算完成了一個理應是高成本的製作。」《一直騎呀一直騎》的起初也是挫折重重,「投了很多短片補助都沒有回音」。


創作可天馬行空,但拍電影還是要實事求是,資金是最大的障礙。梁秀紅坦言,「剛起步成為一個導演,沒有身份和作品,很難說服投資者。」尤其在現今疲弱的華語電影市場裡,融資更是困難,縱然如此,兩位導演還是在危難裡看見希望。林亞佑就相信,「近年一些中小型規模,而且具草根性的電影很有國際潛力,假若未來分散的華語市場能接納彼此的多元性,或許分散的市場能夠變得集中。」


觀照香港,近年一直有不少低成本的本土佳作,令電影題材變得更多元化,可惜過去業界過度倚重內地市場,粗製濫造的合拍片,令香港電影失去特色及影響力,打開新市場,重新吸引投資者投資本地製作,都是當務之急。自言非常喜歡香港電影的梁秀紅以韓國電影工業的進步作為例子,證明一切並非不可能,「香港電影是有潛力的,不會就此沒落。」即使在預算不夠的惡性循環中,但「管他的,慢慢嘗試,總會把路給走出來的。」讓人想起《一直騎呀一直騎》內兄弟倆的對話:


「台北很遠嗎?一直騎能到嗎?」

「太遠了啦。」

「如果一直騎一直騎的話呢?」


一直騎呀一宜騎 Keep Going 林亞佑 LIN Yayu

《一直騎呀一直騎》劇照


好人才能拍好電影


在訪問尾聲,問及對香港新晉電影工作者的建議時,兩位導演都謙虛以對,但當問到一個好導演所需的條件時,兩位導演的答案卻非常肯定,這個條件與能力、經驗,甚至金錢都無關,而是「善良」。或許這就是風格如此迥異的兩位導演的共通點。願好人有好報,好戲也是。


第十四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

日期:6月5日至28日

節目詳情:https://bit.ly/2WRgjm8

節目指南:https://bit.ly/3dJW3de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虛詞.無形」及香港文學館的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