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浪潮】「鮮浪潮」11部港產競賽短片再出發 同場加映真利子哲也日式拳頭天地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0-06-01

抗疫期間,電影院關閉數周令人叫苦連天,足證電影是不少人的生活必需品。旨在推動本地電影及短片創作的「鮮浪潮國際短片節」,今年六月為觀眾帶來十一部本地年輕導演的競賽短片,內容橫跨青年、家庭、愛情、社會邊緣等多種主題,除了認識電影新晉,也是一飽眼福的好機會。


今年「鮮浪潮」邀請了日本新銳導演真利子哲也擔任開幕嘉賓,除了《男人真命苦》、《打到甩廢》和《黃色小子》等長片作品,也難得帶來了他的短片集,完整呈現導演鏡頭下的拳頭天地。此外,短片節也會放映台灣年輕導演林亞佑和馬來西亞年輕導演梁秀紅的作品,兩人曾為金馬電影學院學員,作品各有特色,不容錯過。


11部競賽短片 亂世中凝視百樣生活


「鮮浪潮國際短片節」多年來孕育不少本地電影人,例如去年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的《紅棗薏米花生》,導演朱凱濙便曾於鮮浪潮獲「鮮浪潮大獎」和「最佳導演」,可見水準受業界肯定。


「鮮浪潮」董事會成員、香港導演兼影評人舒琪指,不少本地年輕導演都以拍攝長片為目標,卻視短片為「踏腳石」,其實兩者之間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充實:「在其他地區的經驗中,很多導演都在短片拍攝上嘗試了一段時間後,才慢慢轉到長片上。這種情況在香港好像比較少。」「鮮浪潮」的本地短片競賽,為創作人提供了磨練機會。


聽不到的聲音 Belated Listen 林澤秋 LIN Zeqiu

(林澤秋《聽不見的聲音》)


今年「鮮浪潮」本地短片競賽有十一部作品,包括以少年視角看世界的《三步》(陳淦熙)、《詩恩》(林善)、《聽不見的聲音》(林澤秋)和《野小子》(黃嘉祺),以不同角度探究愛情、家庭等親密關係的《慢潛灣》(陳嘉杰)、《慾河》(陳珏旭)、《光》(何旭輝)和《同林鳥》(戴正瑜),透過藝術折射生活的《看電影的人》(陳上城)和《夜來春》(王瑤),以及定焦社會邊緣的《阿毛》(馮嘉卓)。


十一位導演中,不少是各有成就的年輕電影人,例如林善曾憑電影《G殺》獲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何旭輝、陳上城和王穎瑤亦曾於歷屆「鮮浪潮」得過「最佳攝影」、「最佳創意奬(公開組)」和「最佳劇本(學生組)」等獎項,黃嘉祺則曾獲選參加第十屆金馬電影學院。十一部短片將競逐「最佳攝影」、「最佳編劇」、「最佳導演」和「鮮浪潮大獎」四個獎項。


本地競賽作品會連同二十六部精選國際短片,分別以九個主題公開放映,包括:「忘憂」、「找不同」、「宜解不宜結」、「家衰口不停」、「失序家庭」、「時移世易」、「眾人皆醉我獨醒」、「童言無忌」和「無痛失戀」。


同場加映 真利子哲也的日式拳頭哲學


除了本地競賽短片,「鮮浪潮」今年一口氣找來了日本新銳導演真利子哲也的三部長片作品以及短片集。真利子哲也的電影充滿熱血沸騰的打鬥,以硬拼精神面對殘酷世界,非常適合在跌宕時局中觀看。


真利子哲也首部長片《黃色小子》曾獲第二十屆日本映畫專業大獎「新導演獎」另一部長片《打到甩廢》也曾獲瑞士盧卡諾影展「新導演獎」,近作《男人真命苦》也獲多個電影獎項。舒琪形容,他的導演特色就是一種「拳頭」的哲學:「他每部戲都要打,從他的短片到長片,彷彿成為了一種理念或生存方式,就算輸都要打下去。這種硬拼精神,敢說在當代全世界同輩導演身上都找不到。」


男人真命苦 Miyamoto

(真利子哲也《男人真命苦》 )


「新銳導演搜映」是去年新增的項目,希望為本地導演和觀眾帶來出色的短片導演,藉此拓闊視野。今年邀請的導演林亞佑和梁秀紅,曾是2018年的金馬電影學院學員,至今有數部短片作品。林亞佑拍攝青春故事,近作《主管再見》入圍是年台北電影獎「最佳短片」、「最佳編劇獎」和「最佳新演員獎」。梁秀紅則在沉重中打開人生百態,大學畢業作品《盲口》直刺馬來西亞的歷史傷痕和國族身份議題,獲第五十四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提名。




第十四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

日期:6月5日-28日

節目詳情:https://bit.ly/2WRgjm8

節目指南:https://bit.ly/3dJW3de


96258628_3258987090786232_4465584974912815104_o



延伸閱讀

3體同病相連雪豹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誰偷走了我的意象

小說 | by 陳芷盈 | 2024-04-24

【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散文 | by 王瀚樑 | 2024-04-24

【無形・◯】桃緣

詩歌 | by 羅貴祥 | 2024-04-22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