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藍筠雅 | 2021-03-23

文念中執導的許鞍華紀錄片《好好拍電影》,正好為其四十年的電影人生作一總結。許鞍華的電影從來不易梳理,而在多年好友文念中的鏡頭下,除了關注社會議題與人文精神以外,更挖掘她在香港長大的童年,與祖父、父親、友人在於古詩、武俠電影與文學的淵源。 (閱讀更多)

《靈魂奇遇記》:夢想非唯一的生命路標

影評 | by 吳騫桐 | 2021-03-23

吳騫桐從《靈魂奇遇記》回視貫穿電影主題的爵士樂,重視即興表演的爵士樂,其核心元素正是「自由」,沒有固定的演奏規律,任由樂手變化音調節奏,強調的正是:主體將一己困苦的生命轉化成藝術性、精神性的涵養,那感受世界的自由心靈。 (閱讀更多)

隱形操控下的迷失、救贖與反抗——評《狂舞派3》

影評 | by 嚴瀚欽 | 2023-05-19

《狂舞派3》上映後迴響非凡,嚴瀚欽認為電影生動地反映了地產霸權的社會現象,還嘗試揭示其中的運作模式,為我城的救贖和反抗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建議。從《狂1》到《狂3》的轉變,亦可視為我城近幾年來許多創作者的貼切寫照。 (閱讀更多)

《神奇女俠1984》:平庸的超級英雄?

影評 | by 趙遠 | 2021-03-17

幾經延期,《神奇女俠1984》終於上畫,然而評價不似預期,尤其是「1984」之名,總讓人想起對威權世界的聯繫。趙遠提到今日超級英雄電影的進退失據,在討好政治正確的話語體系下,電影所傳達的意識形態和世界觀已經變得非常固化和單薄,只會在安全的邊界內遊走,沒有辦法帶給人除了娛樂以外的任何反思和衝擊。 (閱讀更多)

《靈魂奇遇記》:即興地活著

影評 | by 朱嘉榮 | 2021-03-16

《靈魂奇遇記》的故事圍繞人生的意義而展開,主題其實不算新鮮,卻讓觀眾思考該以甚麼態度面對現今社會。電影由開始已藉著22的角色,把那些名人故事、哲人金句,一一否定。若沒有成為偉人,沒有可流芳後世的經歷,是否便沒有做人的意義? (閱讀更多)

《靈魂奇遇記》:從幽靈身上去學懂深呼吸

影評 | by 洪榮杰 | 2021-03-16

《靈魂奇遇記》自上映以來,就被形容是非一般的動畫電影。從「Finding Spark」(找尋火花)投胎轉世的設定上,電影走出了傳統追尋理想目標的框架,追問當鬥志不斷被磨滅的同時,是甚麼令我們有最根本的生存意欲,繼續生活下去? 原來,在這個亂流之下,要堅持理想目標,先要懂得生活,生活的sparks就是一些如水泡、浮木、救生圈的喘息點。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