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叮囑更生人士:「記得與人保持聯絡,不要脫離社會。」但如果社會並不美好,而人類是不信任的、攻擊性的、敵視的?馮曉彤從《東京蒼穹下》下看出了社會不公義和各種制度對人性的腐蝕。 (閱讀更多)
《濁水漂流》是一群被標籤為社會垃圾的邊緣者故事,電影上映以來,喚起了大眾對社會低下階層的關顧,而江俊豪則以蘇珊.桑塔格1960年代圍繞比亞法拉饑荒所寫的《旁觀他人之痛苦》為對讀,社會對邊緣他者的標籤,是否真的會因為電影帶來的反省隨之而去? (閱讀更多)
羅昊培認為,《醉美的一課》(Another Round)之所以受到這麼多人歡迎,或許是因為那種放蕩、真摯而陶醉的感覺在銀幕上很久不見。但他的看法並不一樣,看完後總覺得像最後主角懸在半空,電影所實驗、所稍為顛覆的價值觀,好像都只是一直懸在半空。導演有嘗試作出更深的批判,但在敘事和形式上,或是被過譽了。 (閱讀更多)
橫掃獎項的《浪跡天地》,其紀實文學改編、明星主導項目等背景,令人反思評論準則,但虛實夾雜形式在這種製作模式中,卻仿如把清水倒入墨水中,本來沒有問題的場景都變得令人出戲。既然導演踩入這片灰色地帶,劉建均認為我們不應錯過討論的機會。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