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陳子雲 | 2021-05-17

比利時導演、一代女性主義電影先驅艾格曼離開我們五年了,2014年她的母親逝世,一年後,她也自殺身亡。而今次由百老匯電影中心策劃的回顧展,搜羅她不同年代的作品,佳作紛呈,要研究她的風格及主題,無法一言以蔽之。人們或讚譽其作為女性主義先鋒的貢獻,然而她電影的「母題」,離不開自己的家,不同時期的「家」,還有她最深愛的母親。 (閱讀更多)

《波斯密語》:語言人類學與火星語練習

影評 | by 江祈穎 | 2021-05-14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波斯密語》,猶太主角詐稱自己是波斯人而倖免於難,恰巧伙食軍官極欲學習波斯語,為求生存主角就自創一些偽波斯語的單字和發音,結果,兩人「共同」創作出一套只有他們才懂的語言。江祈穎提到,兩人因溝通建立起一種默契,而這種默契正正是由語言建構而成,只可惜亂世中,他們注定成為老死不相往來的敵人。 (閱讀更多)

《浪跡天地》:佛學味道的美國電影

影評 | by 左筠 | 2021-05-12

趙婷的《浪跡天地(Nomadland)》成為奧斯卡年度最佳電影,不過坊間評價則好壞參半,有論者認為電影過度浪漫化,忽略了真正的社會議題,但左筠則認為電影主題後段由體制與人的衝突,擴展到女主角與自己內心的衝突,反而將電影帶到一個有點佛學意味的層次。 (閱讀更多)

看見緬甸:紀錄片的力量

影評 | by Mike Kwan @ 映畫札記 | 2021-05-11

緬甸軍方近月發動政變,引起全國各地民眾上街示威及軍方持續至今的血腥鎮壓。身處香港的我們自緬甸政變以來,靠當地抗爭民眾上傳到互聯網的片段及圖片,得以緊貼當地形勢。百老匯電影中心亦舉辦特備節目《看見緬甸》,為香港觀眾放映五部關於緬甸的電影。如Mike Kwan所言,紀錄片是對抗遺忘的重要力量,代受到壓迫的人民發聲、暴露野心家的大言不慚,更令世人看見緬甸。 (閱讀更多)

《醉美的一課》:人生失意,不如飲多 Round

影評 | by 紅眼 | 2021-05-06

丹麥代表《醉美的一課》(Another Round)以四個醉酒廢中的故事,擊敗《少年的你》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癲狂放浪,樂極生悲,背後其實盡是不說出口的哀愁。當青春與人生巔峰已離你而去,喝醉,是為了走更遠的路,人生好難,接受今日那個不完美但是 feel good 的自己,是個漫長的過程。 (閱讀更多)

《腿》:婚姻中的「聖母」與「渣男」

影評 | by 知夏 | 2021-05-04

《腿》的故事取材自導演張耀升父母的故事,不同的是賦予兩人國際標準舞舞者的身分,讓對腿的執念變得更容易理解。知夏則認為,兩人如「聖母」和「渣男」的兩個典型,缺乏更細緻的心理描寫,但就呈現兩人的婚姻悲劇而言,其實也是很到位。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