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謹慎一點,我們不妨將推論過程縮短﹕看看校長室,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校長。這大概應該沒有甚麼人反對,就像我們走進一間房子,看看「歐洲風」、「韓國風」、遷就孩子、利便寵物等的家居設計與用心方向,推算房子主人心儀與關注何在,合情更合理。如果你有足夠的緣份,人生中看過許多不同的校長室,你又真會發覺中間有很大的不同,至於「同」和「異」,往往辯證地互相發展滲入。書桌連「大班椅」常居於當中要塞,然後電腦、打印機、文件櫃、書櫃、電話,總有空間放著出席某某典禮、交流訪問的嘉賓留念銀碟,哪一個都差不多……不過校長的氣派與心事,在裝璜佈置中又透露一二,例如數十尺的私人洗手間、來一組英式設計的古典吊燈、一套三件的歐洲皮沙發配意大利磚木紋地板,想像圍坐時談笑風生,或好茶慢煮,或几淨無塵,哪一個都不一樣。 (閱讀更多)
葉秋弦在夜䦨人靜處想起了好友T,憶起她們如何相遇,又如何一同走遍嶺南大學、中文大學、校園以外的文藝活動。那時交情很深,直至T當了報紙編輯和天主教徒,隱形牆在兩人中間漸漸築起。多年後,葉秋弦曾想過找T,後來念頭打消,失聯過久,電郵、手機號碼、手機、電腦在時間軌道中符碼一一變更替換,生活不至於荒腔走板但實際上,二人已經相距遙遠。 (閱讀更多)
沖繩,那記憶中澄靜的海、澄明的藍,錄下了年少純真的歲月。預科的三人行,三個女生,各有性格,一個熱情有主見、一個文藝慢熱、一個淡然隱逸,湊起來又居然有種平和,真要說,其實大家都不是那麼女生的女生,甚至各自都帶有或多或少的邊緣性在內。或許那時不察,卻也是這樣彼此陪伴,才安然支撐、渡過了那敏感的成長階段——敏感,是後來才意識到的,像失去彼此,我們原來可以隨時陷於人群中孤立的境地。 (閱讀更多)
琉球,現時更多人熟悉的名字是沖繩,對香港人而言算是繼台灣以外另一個後花園。林皓賢挖掘對於沖繩前世今生的印象,回想當年被2018年奧特曼捷德劇場版《連繫起來!願望!!》引發對琉球歷史的興趣,從琉球遠古的三部官修史書出發,講述當地的風俗文化、國際關係和王朝趣事,可見琉球與周邊的民族的文化,如日本、朝鮮、臺灣原住民、漢族等都有一定區別,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