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by 黃嘉瀛 | 2022-05-17

黃嘉瀛分享自己擔當「第八屆觸感藝術節」策展人的點滴,視障藝術家們在很有限很困難的狀況下仍然希望滿滿、孜孜不倦地做實驗和敢於表達,第一階段以概念行先的小展,會向觀眾介紹五位視障藝術家,展覽放到12月17日,大家不妨看看。 (閱讀更多)

《方圓》「1984」——編者話

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1-12-14

為何身在2021的我們,卻不禁感到1984緊緊抵著我們的腦袋?今期《方圓》陣容包括馬嶽、方可成、張歷君、飲江、朗天等,專題匯聚政治、傳媒、藝術與文學等視角,回顧相關理論與行動,再思「1984」在香港的意義。 (閱讀更多)

【新書】《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吐露思潮、潘記(就是讀了中大囉)

其他 | by 余家強、潘源良 | 2022-03-31

詞人潘源良一生浪子生涯,前《壹週刊》副總編輯余家強以訪談形式記錄,配以潘源良撰寫回應文章,爬梳交織出一生傳記,新書《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更收錄多張珍貴圖片,以及潘源良未曾發表的詞作,以下文章可讓讀者先睹為快。 (閱讀更多)

【有病自然香】永遠在躁與鬱的邊緣︰海明威、吳爾芙、盧凱彤

其他 | by 蘇麗真 | 2022-05-10

躁鬱症好比一種天才病,是詩人德雷頓 (Michael Drayton)筆下一種「美妙的瘋狂」。綜合研究顯示,詩人、作家、作曲家、畫家罹患躁鬱症的比例為一般人的 20 倍,是政治家、科學家等人的 3 倍。迅捷的腦袋,敏銳的內心,令藝術家比常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中無法自拔,坐上鞦韆搖盪於躁與鬱的兩極周期之中。對他們來說,躁鬱症是「迷人但致命的敵人和伙伴」,躁狂時期恰好是創作的最佳時期︰思緒猶如被火觸碰,靈思潮湧如萬馬奔騰,留下更真摯更深刻的創作,迸發出生命最悲壯的變奏。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躺平禮讚

散文 | by 黃戈 | 2023-11-28

記憶有味:聽王璞講故事

書評 | by 舒非 | 2023-11-27

人與非人——周耀輝歌詞班後感

散文 | by 周子皓 | 2023-11-27

《東尼瀧谷》與《在車上》裡的聲音

影評 | by 劉梓潔  | 2023-11-28

【無形・給敬而遠詩的人】那些你以為不寫詩的人

詩歌 | by 許鞍華,生抽王,陳慧,邁克 | 2023-11-20

《命案》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1-17

【無形・給敬而遠詩的人】四代香港詩人問卷

專訪 | by 關夢南,陳滅,熒惑,梁莉姿 | 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