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by 何雪瑩 | 2022-12-08

裸辭踏上三年來的首次旅行,何雪瑩反思,看了那麼多書和研究,到目的地繞半小時拍照和放飛思緒,然後再回家讀書。這種旅行習慣持續多年,第一次懷疑有沒有變得更有智慧?書寫倫敦的人愛倫敦,但愛的並不盡是英倫文化的優雅與大度,恨的也不必是黨報藍絲KOL臚列的破落與缺憾。跨過從書本讀到的倫敦,學著與不同膚色、種族、階層的人寒暄共存,在人來人往的街頭和巴士上流淚,一切都是我學習成為倫敦人的過程。 (閱讀更多)

從《憂鬱之島》的爭議,談紀錄片敘事上的真實與虛擬

其他 | by 潘達培 | 2022-12-08

陳梓桓執導的紀錄片《憂鬱之島》,近日引起不少爭議與相關討論,《鏗鏘集》前資深編導潘達培,談及《憂鬱之島》讓他印象深刻的場面,以及那場引起爭議的監獄對話,認為電影是真誠的作品,讓更多人參與映後討論,以至去問:「對你來說,香港是什麼?」看過了,褒貶隨意,也自由表達。權力無處不在,抗衡也應如此。 (閱讀更多)

悼城市理論家Mike Davis——書寫城市和空間,要有一種態度

其他 | by 黃宇軒 | 2022-12-08

作為全球知名的公共知識份子,Mike Davis寫過十多本有無比影響力的書,揭露有權有勢的力量,如何重塑城市空間、重塑我們生活的環境,也深深影響著城市研究者黃宇軒,並將繼續提醒著他,書寫城市和空間要有的態度。 (閱讀更多)

文字定價的歷史觀察

其他 | by 孔德維 | 2022-10-26

港台作者最近就稿費問題展開連串討論,孔德維博士這篇文章談文字定價的歷史觀察。今天我們所熟悉,由出版社、刊物與報章「賣紙」換來金錢,再派予作者的「稿費制度」有多長的歷史呢?以華文世界為例推想,「稿費」大概不會在邸報、小報、小抄、揭帖等私人刊出品出現。然而,非制度化的用「字」換「錢」,畢竟有漫長歷史。 (閱讀更多)

追求文字有價的局內人、局外人和超越者

其他 | by 高重建 | 2022-12-08

港台兩地作者早前就稿費問題展開連串討論,高重建撰文分享自己在稿費與勞動報酬方面的經驗,也從其著作《區塊鏈社會學:金錢、媒體與民主的再想像》談到的局內人、局外人和超越者,講述如何應用在追求文字有價的例子,即使路徑不同,但目標一致,互相尊重,相輔相成。 (閱讀更多)

網絡的君主:略談布魯諾拉圖的思想遺產

其他 | by 彭依仁 | 2022-10-20

當俄烏雙方仍在酣戰,因而導致全球糧食及能源問題時,倡議「新氣候制度」的法國哲學家布魯諾‧拉圖,卻因為胰臟癌而離開這個世界。拉圖試圖以其著作重塑人們對自身,對自然生態及對地球的認識,但彭依仁認為這對於描述拉圖這樣一位人物,其實遠遠不夠,並藉此文略談拉圖給人們的思想遺產。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史學泰斗許倬雲離世 享壽95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8-05

編輯推介

重探《死神來了》的死亡哲學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8-12

易過借火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8-11

空心水塔

散文 | by 李文靜 | 2025-08-09

詩三首:〈爻〉、〈腳趾〉、〈離開 / 海床 / 到達 / 到達〉

詩歌 | by 潘國亨, 鄭偉謙, 梁偉浩 | 2025-08-09

盡頭

小說 | by 黎喜 | 2025-08-08

醬園味:評《醬園弄・懸案》

影評 | by 金成 | 2025-08-06

Bruksvara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8-02

良風有迅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