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by 區區愚生及安迪 @ Gunslinger 不曾遠去的硝煙 | 2022-05-25

今年2月,俄羅斯以「去軍事化、去納粹化」入侵鄰國烏克蘭,並快速突進烏國首都基輔,但烏克蘭政府依然不屈不降,在澤連斯基向全世界宣佈自己與首都共存亡後,揭開了烏克蘭奮力抵抗惡魔的史詩。而在彼方的莫斯科,依然繼續著燈紅酒綠,馬照跑舞照跳的生活仍在,在普京和國家機器的操持下,敢於發聲站出來的人都會遭到嚴厲懲罰甚至消失。 (閱讀更多)

【查映嵐專欄:火宅之人】偶像的醍醐味

專欄 | by 查映嵐 | 2022-05-24

初接觸防彈就注意到Jin的人大概不多,查映嵐分享自己對偶像的喜愛,由此談及這種職業的心理質素要求之高,而她對這些偶像的最大想望亦只有一個:願他們有一天能夠做回毋須被誰仰望的普通人,得到那些普通的、微小的哀愁與快樂,身邊有普通地愛著他們的人。 (閱讀更多)

【無形.防空洞與避難所】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詩歌 | by 飲江 | 2022-05-25

災異時代,我們與戰爭的距離,變得不再遙遠,今期《無形》廣邀作家以防空洞與避難所為題寫下各自的感受,其中飲江以詩作〈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書寫硝煙戰火下的恐懼、陰暗與希望。 (閱讀更多)

詩三首:〈植物園〉、〈鐵抽屜〉、〈魔鬼山〉

詩歌 | by 池荒懸 | 2022-05-19

池荒懸傳來〈植物園〉、〈鐵抽屜〉、〈魔鬼山〉三首詩作。植物園內的詩人觀賞生命,見證繁盛與凋零,山如名字般住著魔鬼,碉堡的牆遮擋著人和視野,曾經的一座山城,在低迷的海拔間,搖撼潮汐。 (閱讀更多)

不能觸摸的「觸感」藝術節?疫後開展有感

其他 | by 黃嘉瀛 | 2022-05-17

細思觸感本質,同理實無殘健之分,「觸感藝術節」來到第三階段,黃嘉瀛分享疫後開展的感想,展覽《每年》綜合歷位視障藝術家,過往一年藝術創作與交流後的反思,由自身最微細的日常生活觀察出發,推展至思考與身邊事物和其他人的共存方式。 (閱讀更多)

【無形.防空洞與避難所】防空洞可以抵禦些什麼

散文 | by 陳智德 | 2022-05-25

回溯抵台輾轉入住隔離旅館的首晚,夜半昏睡時,陳智德感到房間輕微搖晃,翌日新聞報道,稱這是一次「全台有感地震」。時代從深處動蕩,有沒有搖撼我們的心?我們終於自願或半自願地,容忍歲月改換了外貌,縹緲流動中,不知何地是下一個懸空心靈的避難所?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編輯推介

《命運》交響曲

小說 | by 盧頌熹 | 2025-02-21

情人節必看愛情電影! 麥曦茵X月巴氏X陳煒舜X鍾雪瑩私藏片單

現身說法 | by 麥曦茵, 月巴氏, 陳煒舜, 鍾雪瑩 | 2025-02-13

逃課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2-10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