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by 許平 | 2022-09-29

周魯逸在東莞樟木頭逝世,許平從網上得知。撰文悼念故友,並形容老周是獨來獨往的文化人,50年代60年代後生的香港一輩文化人,多會知其名。老周是戰後一代生的民族主義者,對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就有着基因性的執着,但我觀察是毛左那一套蓋過他對中國文化的認識,晚年住進內地更樂此不疲。黎則奮說周是香港最後一個毛左,只對一半,七八十的毛左老頭仍不少哩,只是遠沒有老周書呆,教條頑固則老樣貨式。只消看兩端已可蓋其餘。 (閱讀更多)

【無形.老派街市的必要】大隱隱於巿

散文 | by 張婉雯 | 2022-12-08

雖說超巿方便,但張婉雯總覺得,附近還是有個街巿較令人安心。超巿多為連鎖經營,幾百間分店都入同一批貨,不比攤檔各自為政,較多選擇。樓下的街巿,除了肉檔,還有報紙檔、香燭檔,有駐診中醫的中藥材店等。菜檔常常按時令轉換顏色:洛神花、夜香花、帶泥的蓮藕、西洋菜,教人看見知道春夏秋冬,這是超巿不提供的驚喜。 (閱讀更多)

【無形.老派街市之必要】中環街市流浪記

散文 | by 余震宇 | 2022-12-08

不久,中環街市便映入眼簾,這座人稱全中國最大的街市,建築風格摩登時髦,一些上穿白色斜襟唐裝衫、下著黑褲的女傭,正在魚貫步入街市選購餸菜,為晚膳作好準備。中環街市有四個入口,傳聞各有千秋,她決定都上前一窺究竟,滿足一下好奇心。 (閱讀更多)

【小克專欄】關於填詞的100件事(六)

專欄 | by 小克 | 2022-09-26

小克專欄續談填詞,並提及堪稱其中一個最難韻腳的「車」韻,詞人一旦選中,便不容易埋尾,不論題材為何,都見詞人跟這韻腳艱苦博鬥的痕跡,並隨之分享個人以此韻腳入詞的經驗,當中包括為張繼聰所寫的《David Harleyson》,更為讀者送上兩個關於此曲的秘密彩蛋! (閱讀更多)

【無形.老派街市之必要】小塵埃——給外婆

詩歌 | by 洪曉嫻 | 2022-09-25

「我知道你也不再上菜市場了/年月是沉重的背負/你的腰身僵直再也無法彎腰為我摘一盤豆芽/我狹小的冰箱深處存著的蔥油/想必是你從前捧來/把蔥白切的細細、油封/有時我禁不住會想望從前/溪流、泥土與陽光/我可以蜷曲雙腳在午夜的後座/不必站在冰箱的燈下/挖一勺油膏/逐哩逐吋靠向你」 (閱讀更多)

【無形.老派街市之必要】屬於農人的街市

散文 | by 艾苦 | 2022-09-23

街市從來是個社區網絡,也是人際關係的載體,艾苦對街市文化的認知,卻是從歐洲求學時期到訪烏克蘭利維夫某農貿市場開始。這個充滿著市井氣息的地方,讓艾苦自覺人生中第一次吃到真正的番茄,連隨想起其居於烏克蘭的友人。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編輯推介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

執拾遺傳症

小說 | by 彭慧瑜 | 2025-07-07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散文 | by 俞宙 | 2025-07-04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