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後/Post」——編者話

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3-01-27

「後/Post」是眾所共知的用語,除了之後、其後、以後外,「後」也有繼承與對反的矛盾。「後學」潮流曾在上世紀後半葉紅極一時,後現代、後殖民之後,如今再有後人類、後真相的討論,種種「後學」討論到底是學術風潮、視野框架,還是討論障礙呢?「後學」理論在當今是必要,還是應該棄之可也?


本期的對談由三位與談人蔡倩怡、駱頴佳和羅貴祥的個人經驗出發,可以看到不同世代接觸文化理論的途徑,回望了紅極一時的學界人物Jean-François Lyotard、Fredric Jameson、Gilles Deleuze、Michel Foucault、David Harvey與Zygmunt Bauman,下接當今的理論反思和現象,以至香港的新狀態觀察。


【驅馳】一欄有小說兩篇,都涉及了疫症、科幻元素與未來世界,洛楓的小說視野廣闊,以記憶抗衡暴政及暴力,留下了擲地有聲的結語:「後記憶,對抗遺忘,逆轉未來。」聞人悅閱的後烏托邦式小說,世界經歷了戰役和瘟疫,主角是沒有個人記憶的女孩。到最後,叛軍的繼承人身份,為小說留下強勁的懸疑感,小說大概是一個長篇的段落。至於陳錦輝就帶來「後/Post」的論述文章,從Gilles Deleuze的中介概念,以及Georges Bataille的恐懼理論,剖析日本漫畫《鏈鋸人》的劫後世界、恐懼經濟和恐懼政治。


【散策】跳出「後/Post」的視野,作家周蜜蜜帶來了自傳稿的選錄,收於本期的是聚焦於文化大革命年代和初識羅孚父子的片段,教人期待自傳全書出版。黃戈小說十分諷刺,揭示了不再一樣的香港,幽默的調子教人感到更加可悲。


劉偉聰的鈎沉文章,評說鈎沉之書《余英時詩存》,帶出師友詩歌唱酬的閱讀角度,下接余英時及勞思光二先生之交誼。本期評論方面,何福仁新讀《論語》〈鄉黨〉一章,而青年評論人勞緯洛則談論杜斯妥也夫斯基的《附魔者》。回歸經典,從來就是開拓視野的良法。


本期學術論文有兩篇,陳煒舜研究玄天上帝的道教信仰,梳理源流,行文清楚不在話下,文末的趣聞兩則也不可錯過。


正值埋版之際,收到香港作家西西 (1937-2022) 辭世的消息,聞者莫不惋惜。樊善標、何福仁、陳燕遐、甘玉貞、趙曉彤與王家琪合編的《西西研究資料》四大冊出版以後,也有不少新的論文面世,《方圓》第六及第八期,刊出朱萍論《我城》和郭詩詠論《我的玩具》的文章,今期就有徐雨霽的論西西詩歌論文。無論如何我們再次回望西西,閱讀西西。


2022年12月



延伸閱讀

《方圓》「曹雪芹・紅樓夢」——編者話

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4-02-02

《方圓》「卡繆.異鄉人」——編者話

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3-11-10

《方圓》「Re:/復」——編者話

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3-05-22

《方圓》「元/Meta」——編者話

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2-12-10

《方圓》「敵/Anti」——編者話

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2-07-22

《方圓》「正午」——編者話

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2-04-04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