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卡夫卡.審判」——編者話

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3-07-17

《審判》 (Der Prozeß) 是卡夫卡 (Franz Kafka) 自1914年開始創作的小說,小說尚未完成,但組合起來大抵上是完整的,卡夫卡1924年去世,他的好友布羅德 (Max Brod) 並沒有跟隨卡夫卡遺囑中的交待,將所有作品一點不剩地焚毀,反而在1925年率先出版了《審判》。


卡夫卡小說《審判》最出色的電影改編,當然是奧遜威爾斯 (Orson Welles) 執導,1962年面世的電影作品,這是奧遜威爾斯感到自豪的力作。


本期對談的三位與談人林瀚光、查柏朗、鄭政恆都是影評人,他們由電影《審判》出發,話題涉及電腦、AI、科技、宗教、神學、存在主義、權威、官僚體制、極權主義等多個相關切入點,下接香港近期的法律電影,包括《正義迴廊》和《毒舌大狀》的討論。


【驅馳】一欄有小說兩篇,多少涉及了審判,張婉雯的小說〈案件編號HK9527〉是一則宗教寓言,從耶和華的審判看人的罪與罰,信心與自由等命題。梁莉姿的〈截稿日〉就從年輕作家爬格子交稿人生,在截稿日思前想後,塑造角色,有後設的特色。至於張歷君就帶來《審判》的論述文章,分析阿甘本 (Giorgio Agamben) 提出的自我誣陷書寫,自我誣告本身就是矛盾,且與法律和權威形成抗衡。


【散策】方面,朗天的小說立足上環,徹頭徹尾是一場夢的歷程。達達的小說卻放眼域外的柏林,故事充滿欲望和電影指涉。


陳麗芬的〈驀然回首:老年、文學、安妮.艾諾〉,文章從西蒙波娃 (Simone de Beauvoir)的論著《老年》 (La vieilless) 出發,轉而探討202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 (Annie Ernaux) ,概覽艾諾多部作品,尤其重要是點出艾諾牽連了性感與老年。


劉偉聰的〈一個人的文學史〉細說從頭,由翟理斯 (Herbert Allen Giles) 和張隆溪兩部以英文寫成的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開始,主力考察張隆溪的中國文學史得失,又從兩卷本《劍橋中國文學史》中,宇文所安的一句話,帶出波赫士 (Jorge Luis Borges) 的短篇〈彼埃爾.梅納德,唐吉訶德的作者〉 (“Pierre Menard, Author of the Don Quixote”) ,點出文學史書寫的雷同與差異。


王槑庵的【鈎沉】文章,以同光體代表詩人陳曾壽為焦點,從其人其事其詩,分析他獨特的遺民身份與君臣關係,眼見溥儀當日人傀儡,自己請辭不得,君臣患難與共,陳曾壽晚年寓居上海,追悔往事,見於詩作。


本期學術論文有兩篇,鄒芷茵論陳夢因《食經》,立足香港廣東人的身份認同。陳煒舜的論文聚焦新見袁世凱詩稿五首及其批點,令人急不及待閱讀陳煒舜的新書《感世與自適:北洋元首的文學場域》。


《方圓》編輯部

2023年7月


購書連結:http://www.hkliteraturehouse.org/shop


延伸閱讀

3體同病相連雪豹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誰偷走了我的意象

小說 | by 陳芷盈 | 2024-04-26

【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散文 | by 王瀚樑 | 2024-04-24

【無形・◯】桃緣

詩歌 | by 羅貴祥 | 2024-04-22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