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07

周丹楓傳來以純粵語書寫的小說,書寫Tracy陷入了對幸福的迷思。她與男友Peter的關係看似穩定,卻因平淡而令人窒息。若希望對抗孤獨,便需模仿明星、網紅及身邊富有的朋友好讓自己融入社會中,且需令自己變得脆弱,才能成為某群體的一份子,獲得認同感。我們活在一個「它的自我世界入面,呢度得一個世界,所有事都以這個世界為標準,其他全部都可以係錯或者假 。」 (閱讀更多)

詩三首:〈慣性〉、〈鵝之悲歌〉、〈這一邊和那一邊〉

詩歌 | by 丘亦斐, 王培智, 侯蔽 | 2025-04-04

讀詩三首。丘亦斐傳來詩作〈慣性〉,以「一棵走失的樹」為主體,探討生命的迷失與無常,並將其置於時間與宗教的框架之中,質疑神聖與人性之間的關係;王培智的〈鵝之悲歌〉以口語撰寫深井燒鵝的前世今生,以幽默諷刺的形式憾嘆香港文化身份失落的現象;侯蔽詩作〈這一邊和那一邊〉通過細膩的情感描寫和豐富的意象,提醒人們應理解人際關係的複雜性、接受愛情的雙面性,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在反思中追求成長。 (閱讀更多)

廢話文學

散文 | by 潘逸賢 | 2025-04-02

潘逸賢以「廢話」為題傳來散文一篇,透過重沓、喋喋不休的文筆講述一個「廢話」連篇的故事。透過故事、事件、時間與目的的剖析,反映了人類在生活與創作中尋找意義的過程。然而,潘逸賢認為很多人終其一生只是漫無目的的故事,映射出生命本就如同廢話那樣荒誕。 (閱讀更多)

佛洛伊德的最後一天

小說 | by 阿元 | 2025-03-28

阿元傳來小說一篇,書寫了佛洛伊德人生最後一天的情況。佛洛伊德決定在走之前,出門散散步,把每條街再走一遍,每棵樹再看一看。這些日子來,他每天的意識,於表層或深層,都投向了這一天。時間不分晝夜朝著這一天迅速前進,終於到達。散步間,佛洛伊德分別遇到了上帝與撒旦,討論了自己的一生。 (閱讀更多)

一場有關宏觀的自我辯論

散文 | by 王崢 | 2025-03-28

王崢於​赤道的早晨每天準點在七時到來,他仍然無法入睡,手機中是仍在播放的新聞和教程。隔壁遲到的水聲彷彿匯聚成了一陣鼓點,讓我懷疑過分壓抑的花園中竟有人在深夜奏樂。他指出新加坡的新聞永遠是「雅俗共賞」,不論新聞內容易甚麼,最後只會得出「看人怎麼想」的答案。新加坡總在宏觀的事物中尋找確幸,他們藉由美國航天局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但也會為咖啡的濃度爭論不休。來到新加坡三年後,王崢開始對宏觀事物徹底失去了興趣。 (閱讀更多)

街市記

小說 | by 陳巧蓉  | 2025-03-26

陳巧蓉傳來以「街市」為題的小說,寫「我」既喜愛街市檔販濃厚的人情味,但又厭惡不衛生的環境,使「我」每當踏入街市,心中總是充滿矛盾。其實街市不僅是買菜的地方,它是一座城市的記憶庫。在這裡,每一道皺紋都藏著故事,每一聲吆喝都帶著情感。「我」認為街市的意義,或許就在於它的矛盾。正是這種矛盾,讓街市變得如此真實、如此鮮活、如此動人。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代溝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5-07

看《貓貓的奇幻漂流》雜感

影評 | by 泊泉 | 2025-05-07

空心圓

小說 | by 石啟峰 | 2025-04-25

破皮

散文 | by 令菱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