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適逢中秋,陸裕欣傳來散文,憶起十五歲那年中秋,一次因遲到引發的誤會,繼而與摯友W關係破裂,半年互不往來。直至一次與W母親的偶然,陸裕欣選擇送功課予W,使她們重歸於好。又一年中秋,兩人在麥當勞相聚再次共渡中秋,昔日的芥蒂已化作一笑置之的往事。 (閱讀更多)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蔡傳鎮傳來小說,書寫應屆高中畢業生陳榮軒,在圖書館的暑期工中,對將圖書排架至「處女座般」整齊的形式主義深感不解。這份重複耗力的工作,加速了他對社會價值觀和未來升學道路的巨大焦慮。他觀察同事們的「慢哲學」,並對看似油膩卻是心理學系畢業的上司梁永生產生複雜情緒。在辭職前的最後一天,陳榮軒壓抑住向梁永生傾訴自己對體制化、對成人世界困惑的衝動,將滿腔質疑化為一場無聲的心靈獨白。 (閱讀更多)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讀詩三首。鄭偉謙傳來〈樹〉,父親的植樹勞動與家族的死亡創傷為經緯,勾勒出愛與責任的延續;梁偉浩的〈某個瞬間就起了風〉藉海邊沙堡、漂流瓶,映照命運的驟變與人對「坦誠」的掙扎;李靈枝在〈到達組詩〉中,以列車與縫隙隱喻無法抵達的境界,探討跨越、消逝與書寫的勇氣,揭示存在與失落的邊界,又以AI將原詩進行修潤以翻譯,由此對比出人機在創作詩時有何差異。 (閱讀更多)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潘逸賢傳來短篇小說,書寫一場初夏的黑雨,浸透了城市的護土牆,也沖刷著人心底的憂愁。在繁華都市的半山小平房旁,一顆老榕樹見證了悠長的歲月與變遷。「我」在雷雨中再次爬上親手種下的老榕樹,檢查新築的白頭翁鳥巢。一名樣貌酷似故人的管理員前來檢查房屋,喚起「我」如何將這遍無垠的沙丘化為綠州的回憶。 (閱讀更多)

在洞背村,你可以選擇只做芒草中的一團陰影:周慧《認識我的人慢慢忘了我》編輯手記

其他 | by 黃潤宇 | 2025-10-01

中國作家周慧的《認識我的人慢慢忘了我》近月出版了繁體中文版,負責編輯的黃潤宇指出周慧著作真正的價值,在於其獨特而精準的散文語言,以及寫作本身作為一種「高貴的武器」,讓周慧得以對抗沉湎,其冷靜、生猛的筆觸,召喚出私密經驗的共通性。黃潤宇相信,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條「草蛇灰線」,找到自己的「洞背村」。 (閱讀更多)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失眠的時候,想起絲羅小姐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5-09-30

鄧小樺在失眠之時,想起電影《槍狂帝國》中的絲羅小姐,一位永遠無法入睡的美國政壇說客。絲羅小姐縱橫政壇、機關算盡、強勢狠辣,仍堅守反對槍械法案的核心原則,並以自身獲罪為代價,完成一場由「神」回歸到「人」的悲劇英雄式救贖,尤令鄧小樺大受感動。鄧小樺認為絲羅小姐一角象徵狂妄的代價與高尚的定義——非為金錢而行,儘管現實中難以效仿,失眠卻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編輯推介

詩三首:〈回家〉、〈生老病死〉、〈太平〉

詩歌 | by 徐竟勛, 王培智, 寧霧  | 2025-10-17

《浮間舟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7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

伊卡洛斯

小說 | by 黎喜 | 2025-10-15

地震還未結束

小說 | by 楊焯雋 | 2025-10-10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