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你有無「春困」的感覺?懨懨欲睡的慵懶,似乎若有啟示,好像帶著甚麼訊息。這時,正好讀點書,解情困,啟動力,也養生,陪你渡過春分以至整個春天。 (閱讀更多)
阿綠中三那年轉到這所傳統男校讀書,現為一名中五學生。他在精英班裡排名十五,尚算安全,可以在大海裡浮游而不被大魚吞噬。阿綠其實只喜歡看課外書。他最喜歡讀韓麗珠的《離心帶》;他覺得這裡的學生都患有飄蕩症,如風箏般在混濁的天空中飄浮。(你呢啲低層淨係識睇垃圾書!)但阿綠不説。他沉默寡言。(唔到你呢d低層講嘢。) (閱讀更多)
陶然先生去後,近兩日讀了一些年輕文友的貼文悼念,都感恩於他曾約稿鼓勵。對於初出道的創作者來說,編輯不止於編輯,更是引路者,如同在漆黑隧道裡遇見的人,對年輕人說,往前走吧,堅持下去,前面會有光。引路者不一定身影巨大,但他曾經伸手帶領,或拉你前行,或推你一把,那種厚實的感覺——除非你是涼薄的人——否則不會輕易忘記。 (閱讀更多)
其實這不一定關乎她是否一位圖書館主任,而應更關乎尊重、體諒,和權力,不過碰巧,她確實是一位圖書館主任,而因為這個職位,她更容易不被尊重,也更不被體諒,尤其在盲目的當權者面前。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