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香港詩人陳滅睽違17年後終於出版最新詩集《離亂經》,收錄了他在2009至2025年間創作的80首詩,分為七卷,以不同的主題與形式回應時代與個人交織的聲影。由此,虛詞編輯部組成小輯,收錄五篇文章:包括詩人書中後記並分享三首集內作品;陳諾霖專訪陳滅文章,由詩人親身分享他如何以文字捕捉香港這一地方;翟彥君側錄了詩集新書發布會的內容,談論「離亂」作為詩集核心旨在折射移民潮下,港人去留的共同感受;鴻鴻與徐竟勛則分別撰寫評論,細看詩作呈現之深意。 (閱讀更多)

《不赦之罪》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8-29

由新銳導演譚善揚(Antonio)編劇,與林善聯合執導的《不赦之罪》於今年6月上映,由黃秋生、蘇玉華、歐鎮灝、陳書昕及陳紫萱主演。電影講述一位虔誠的梁牧師愛女因性侵而自盡,數年後犯人阿樂刑滿出獄,加入教會遇到梁牧師以尋求寛恕贖罪。編輯部為此組成小輯,收錄三篇文章:Antonio與林善的訪問,分享電影的創作歷程及拍攝時的感悟;雙雙的影評由不可靠敘事者的視角切入,分析梁牧師與阿樂「不赦之罪」的執著糾葛;盧卓倫認為《不》揭示角色的掙扎,更揭示人性的矛盾和多面性,叩問除了饒恕之外,會否還有其他出路。 (閱讀更多)

AI代筆將付出代價?「矽谷創業之父」預言人類不再以寫作訓練思考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Paul Graham | 2025-08-13

自生成式AI出現後,不少人選擇使用AI生成文章或段落,以節省下筆的時間。 被譽為「矽谷創業之父」的商業思想家 Paul Graham,去年在其個人網誌上罕有地發文分享他對AI的看法,並提出了預言般的評論。他認為,AI 將會使人類放棄以寫作來訓練思考,未來,只有那些堅持動筆寫作的人,才能保有清晰的思考能力。虛詞編輯部特此翻譯了 Paul Graham 的文章,希望能與讀者一同思考寫作的真正意義,以及長期使用AI將如何對我們的思考模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閱讀更多)

【教育侏羅紀】慧翠道憶胡鴻烈校監:這是只屬於某個逝去時代的樹仁故事

教育侏羅紀 | by 林皓賢 | 2025-08-05

「樹仁之父」胡鴻烈校監於7月27日辭世,曾於樹仁大學就讀及工作的林皓賢傳來文章,憶述胡鴻烈校監與已故妻子鍾期榮校長兩人在任時堅持教育理念,為成績未如理想的學生提供機會,體現「擇善固執」的精神,亦使樹仁這個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存的小型大學,有著獨有的師生關係與人情味。隨著校監的離去,林皓賢與一眾校友真要接受此情真只能追憶。 (閱讀更多)

《虎毒不》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5-30

《虎毒不》由陳小娟編導及監製,龍國瑤共同監製,談善言、盧鎮業、彭杏英、馮素波及區嘉雯主演。電影講述新手媽媽淑貞(談善言飾),因承受不住各方的壓力而釀成悲劇的故事。陳小娟以寫實手法,透過生活化的細節,探討母職在現今社會的困境。編輯部由此組成小輯,收錄三篇文章。 (閱讀更多)

【教育侏羅紀】Last Day

教育侏羅紀 | by 無鋒 | 2025-05-26

無鋒傳來散文。「我」最近與將赴美留學的朋友臨別吃飯時,因他說了「你所經歷的事,遇到的人,不論是好是壞,那都是構成你生命的一部份」一句老土金句,使「我」憶起中學最後一日校園燈光逐漸熄滅、同學們縱聲高歌、拍照留念、淚水與歡笑交織的場景。「我」反思這句「老土卻真切」的金句,體悟到生命中的每個相遇與經歷,才塑造了今日的自己,在感傷中感受到一絲溫暖與釋然。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菩提在世間

書評 | by 亞C | 2025-08-26

周先陌詩作〈閨房〉的爆紅與爭議

其他 | by 嚕嚕米 | 2025-09-02

編輯推介

談《浮間舟渡》 ──筆訪曾詠聰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09-09

就在房間,能看到嗎

小說 | by 黑麥 | 2025-09-06

《離亂經》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白魚

小說 | by 胡果 | 2025-09-05

義大利時尚之王Giorgio Armani離世,享壽9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看貓(二)

散文 | by 雙雙 | 2025-09-03

大治曆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8-29

【字遊行·巴黎】Windows

字遊行 | by 孔銘隆 | 2025-08-29

《不赦之罪》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