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Paul Graham | 2025-08-13

自生成式AI出現後,不少人選擇使用AI生成文章或段落,以節省下筆的時間。 被譽為「矽谷創業之父」的商業思想家 Paul Graham,去年在其個人網誌上罕有地發文分享他對AI的看法,並提出了預言般的評論。他認為,AI 將會使人類放棄以寫作來訓練思考,未來,只有那些堅持動筆寫作的人,才能保有清晰的思考能力。虛詞編輯部特此翻譯了 Paul Graham 的文章,希望能與讀者一同思考寫作的真正意義,以及長期使用AI將如何對我們的思考模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閱讀更多)

【教育侏羅紀】慧翠道憶胡鴻烈校監:這是只屬於某個逝去時代的樹仁故事

教育侏羅紀 | by 林皓賢 | 2025-08-05

「樹仁之父」胡鴻烈校監於7月27日辭世,曾於樹仁大學就讀及工作的林皓賢傳來文章,憶述胡鴻烈校監與已故妻子鍾期榮校長兩人在任時堅持教育理念,為成績未如理想的學生提供機會,體現「擇善固執」的精神,亦使樹仁這個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存的小型大學,有著獨有的師生關係與人情味。隨著校監的離去,林皓賢與一眾校友真要接受此情真只能追憶。 (閱讀更多)

《虎毒不》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5-30

《虎毒不》由陳小娟編導及監製,龍國瑤共同監製,談善言、盧鎮業、彭杏英、馮素波及區嘉雯主演。電影講述新手媽媽淑貞(談善言飾),因承受不住各方的壓力而釀成悲劇的故事。陳小娟以寫實手法,透過生活化的細節,探討母職在現今社會的困境。編輯部由此組成小輯,收錄三篇文章。 (閱讀更多)

【教育侏羅紀】Last Day

教育侏羅紀 | by 無鋒 | 2025-05-26

無鋒傳來散文。「我」最近與將赴美留學的朋友臨別吃飯時,因他說了「你所經歷的事,遇到的人,不論是好是壞,那都是構成你生命的一部份」一句老土金句,使「我」憶起中學最後一日校園燈光逐漸熄滅、同學們縱聲高歌、拍照留念、淚水與歡笑交織的場景。「我」反思這句「老土卻真切」的金句,體悟到生命中的每個相遇與經歷,才塑造了今日的自己,在感傷中感受到一絲溫暖與釋然。 (閱讀更多)

【教育侏羅紀】蟻群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5-20

佘潁欣傳來小說。在一個共情被奉為至寶的學校,「我」因對同學敏敏自殺的冷漠而成為眾人眼中的異類,被其他人指責無視敏敏的求救。當班上模範生小愛以完美的共情姿態接替敏敏的地位,「我」開始質疑這一切,而當中所謂的「共情法寶」竟是一款淺黃色的禁藥,能讓人偽裝出完美的共情能力,卻暗藏著致命代價。 (閱讀更多)

《行走的姿態》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5-16

《行走的姿態》是香港詩人施勁超的首部詩集,於2023年出版。這部詩集以詩人作為觀察者和漫遊者的視角,書寫對城市的感悟。全書分為五輯,呈現「由外到內」的抒發軌跡,涵蓋不同的主題與風格,反映了施勁超在行走中的多樣姿態。虛詞編輯部為此組成小輯,收錄三篇文章:包括筆訪施勁超分享詩創作的緣起、個人詩觀、香港詩的發展;盧麗斯以本雅明提出的漫遊者及米歇爾‧德‧賽托從解構主義提出的步行者陳述分析作為切入點,分析詩人在凝視外界、自己的同時,表達出對資本的反抗以及於生命的思考;許頤蘅指出施勁超如何在眾多「不可說」中,以搖晃卻堅定的步伐跨越,無懼跌落,展現其詩歌中的力量與決心。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史學泰斗許倬雲離世 享壽95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8-05

醬園味:評《醬園弄・懸案》

影評 | by 金成 | 2025-08-06

編輯推介

De Profundis

小說 | by 黎柏璣 | 2025-08-16

鳳園變形記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8-15

重探《死神來了》的死亡哲學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8-12

易過借火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8-11

空心水塔

散文 | by 李文靜 | 2025-08-09

詩三首:〈爻〉、〈腳趾〉、〈離開 / 海床 / 到達 / 到達〉

詩歌 | by 潘國亨, 鄭偉謙, 梁偉浩 | 2025-08-09

盡頭

小說 | by 黎喜 |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