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虛詞排行榜又來了!今年五月開始虛詞有重大轉變,包括以網媒形式營運、編輯部只剩下全職一人、投稿不設稿費、增加文化新聞報導及流量PO等;這些轉變增加了虛詞的影響力及能見度,不過編輯部的辛苦都係一江春水說不盡⋯⋯今年的流行榜的特點是大量影評上榜,加上動漫、影視改編新聞,呈現的是影像化的一面倒趨勢,這就是網媒的真實嗎?虛詞編輯部沒這麼易放棄的,請留意排行榜後面的編輯部私心推薦文章! (閱讀更多)
今年文學重點新作不多,倒是很多名家舊作復刻,大家可趁機親炙香港文學歷史,用更沉靜更深刻的方式,進入閱讀。本文檢視今年重點文藝出版,希望大家多多讀書,不論風吹雨打,香港人還是可以擁有自己的對話方式。 (閱讀更多)
被譽為「台灣現代詩啟發者」的超現實主義詩人瘂弦,於10月11日上午在三角洲家中去世,享年92歲。瘂弦一生奉獻於文學,提攜無數文壇後輩,對當代文學發展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突然傳出辭世消息,震驚各方,各界人士紛紛表達哀慟,寫下悼詩、悼文。編輯部為此組成小輯,緬懷、追憶瘂弦。 (閱讀更多)
《鏈鋸人》完結半年後,被無數粉絲譽為奇想鬼才的藤本樹提前為讀者帶來《驀然回首》(ルックバック)。2024 年 6 月電影片商采昌驚喜宣布,改編自本作的同名動畫電影《驀然回首》。本次動畫電影的改編,由有「怪物動畫師」之稱的押山清高操刀。虛詞編輯部為此組成小輯,記錄《驀然回首》的創作緣由,以及它為大家帶來的感動。虛詞編輯部搜集了藤本樹在《驀然回首》的幽微之處留下的四道痕跡,勉勵各位繼續為初心而創作,試著與更多過往和解;葉嘉詠認為近日大熱電影《Look Back》值得留意的是其直譯——「回首」,動畫的中文名字卻是《驀然回首》,她由此深入探討電影裡「驀然」和「回首」的意義,亦嘗試扣連到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的意境;鄧小樺也談大熱漫畫改編電影《LOOK BACK》,她認為藤本樹是比她想像中更厲害的作者,而電影對她最大的療癒是,當藤野坐在窗前伏案狂畫,京本在她身後的榻榻米上安靜奮筆,然後隨著季節變換,二人姿勢依然不變,繪著窗前景色,一張一張疊加上去,在時光中重複練習。 (閱讀更多)
202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韓國作家韓江,是首位獲頒該獎項的韓國作家和亞洲女性作家。瑞典學院讚揚韓江「以激烈的詩意散文,直面歷史創傷,揭示人類生命的脆弱性。」在公布結果之前的媒體報導及博彩榜預測,都認為殘雪與村上春樹是今年獲獎的熱門人選,韓江爆冷得獎,可謂出乎意料。虛詞編輯部為此組成小輯,收錄數篇討論文章。虛詞編輯部整理韓江的文學進路,簡單介紹韓江作品從根源的層面上隊生活的悲苦和創傷的回望,並呈現她理解政治運動、創傷以及寫作三者的關係;印卡翻譯Àlex Vicente在EL PAÍS發布的文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詛咒〉。文中講述,對於一些獲獎者諾貝爾文學獎是一種詛咒,認為得獎者獲得最高認可後便停止了自己專業上的精進,或因其壓力而失去了寫作的天賦。亦有人因為得獎而被曝光在公眾的視野之下,摧毀了自己的私生活;洛楓則從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一事出發,認為村上並不會獲得諾貝爾獎,既因其創作高峰已過,也因為他的書寫對諾獎的意識形態和權力機制而言並不討喜,認為精明的讀者應該跳出獎項的結果框架;韓麗珠憶第一次讀《素食者》時的驚詫,認為韓江的小說或是女性敘事聲音的極致,而所謂的女性敘事,是從陰性的角度,映照世界的誠實之音。她指出,《素食者》是關於反抗的故事,而且深信個人的力量。儘管是悲劇,但並不恐怖,魔幻的敘事方式,令讀者得以和小說世界拉開距離。但以光州事件和真實人物為藍本寫成的《少年來了》則令人無處可逃。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