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課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2-10

入讀大學後,我將所有功課視如空氣,小組彙報只負責最無用的簡介部分,考試早走半小時是常態。我每天都不願上課,回校也不過是轉移地方看動漫,但學校仍以「出席率不足需重修」來威脅我。男友不解為何我不認真讀書也要為上學煩惱,勸我上課用電腦辦其他事就好。多餘的功課日積月累,打開任務清單發現無形的煩惱沉沉地壓在肩上。我焦慮,我沒有勇氣不理,我還是要按時繳交合格的作業——我不想掛科,只想儘快脫離這座窒息的象牙塔。


後來,我為自己想了個合理逃課的理由:本科不適合我,與我的價值觀相衝。我討厭敏感的女權人士、偽善的素食主義者,鄙視低俗的流行文化——我正是本科最抵制的傳統思維。我將對學術的厭惡投射在一位同科同學上。她是從副學士考進來的高年級入學生,披一頭黑長直髮,眼睛圓渾,身材矮小的普通女孩。她活潑爽朗,廣泛交友還「上莊」,聲線響亮得像廣播,逼所有人聽到她的意見。我總是聽到她關注的議題全是女性主義,我認定她是我最討厭的「女權鬥士」,我最討厭就是這種張揚的人。


我討厭本科教的內容,所以不想上課;我討厭那個女孩,所以不想上課。


我不想鑽研學術,不想知道柏拉圖告訴我什麼才是真理。我早已認定了我所相信的就是真理,即便他如何辱罵我是被感官經驗蒙騙的囚犯。我只想閑時喝茶,偶爾到城門河散步,看或寫小說,聽沒有邏輯的生活哲學和心靈雞湯。眼見同學都欣然在象牙塔追尋所謂「真理」,重演我中學體驗過的好奇、探索、判斷,研究我早就研究過的課題,思考我早就思考過的問題,而我只是感到無聊、嘔心、煎熬。即便是事實,我亦無從分享這份疏離,因這話像是站在高位俯瞰人,狂妄而不討喜。這個年紀好像最適合追尋知識,擁有最全面的資源,任由你去自由探索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但我已經失去了這份渴求。這年我不斷思考轉科、副修、碩士等出路,但只要我不退學,無論轉到哪,我仍在象牙塔裏盤旋,逃不出這座碩大的牢籠。


我最討厭的科目關於身份認同和意識形態,我倦於在內心辯駁激進的左翼分子,教授每星期都企圖將我薰陶成新時代的「Woke」。最後一節課,我早到了十分鐘,課室還沒有人。直至我在後門玻璃窺看一排排座椅被人頭塞滿,才意識到沒有人會在意門外的我會否上課,只有點名紙會記得我何月何日缺席。我呆怔地注視這道灰白的門將我隔絕,而我始終沒有想推開它的意欲。時間的步伐被鎖上,門內的好奇和知識沒有終點,任憑門外的時間跑動。她氣喘呼呼地跑來,在後門偶遇駐足的我問:「妳唔入去呀?」我遲疑半晌,板着臉點頭。她大概不知我想表達的到底是「我要入」或是「我唔入」,朝我尷尬一笑便推門而入,熱情地向教授揮手說笑。


她矮小的身影從門窗裏折射,緊緊貼在我身上,卻離我很遠。


那天是週一下午,我離開了校園,徐徐逛到家樓下的小徑。那裏長滿繁茂的榕樹,河水靜靜流淌,偶爾有雀鳥聊天、樹葉跌落、單車響鈴。講課應該剛剛完結,接著是研討環節。我抬手遮擋猛烈的光線,刺眼的陽光撒滿四周,包括象牙塔內的莘莘學子。有人觀賞陽光,有人捕捉陽光,亦有人迴避陽光,但每人也平等地無法長久直視陽光。我佇立在沒人經過的路中央,傾聽河水發聲的頻率,時間久違地陪我停滯和休憩,什麼也不去想。我回望大學的方向,其實只不過隔了一站的距離,但它已淹沒在草木間,彷彿與我隔了幾片山林、幾座城市、幾個時空。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