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個時代的見證人逝去,異議聲音漸漸失去,我們該從何處找回那段被埋葬的歷史?後人從書本、報章、電影,甚至遊戲等媒體裡所「看到」的歷史,能否讓我們理解到歷史的全貌及重量?在此為大家送上《返校》小輯,由查映嵐分析《返校》的電影原型:赤觸遊戲的敘事手法,亦有朗天評論遊戲與電影兩種新舊媒體的優點與不足,以及陳子雲指出《返校》作為歷史電影,導演在改編上的掙扎和權宜的後果。 (閱讀更多)
記得以前老師在堂上講解《金剛經》,提醒我們應如是降伏其心,如是開度眾生而又實無眾生可度。為甚麼呢?因為最終都要靠同學自己了悟,有人頓悟,有人漸悟,有人執迷不悟,要是我一著相,執著人相、我相、眾生相,就無法開度眾生,教與學就完了。 (閱讀更多)
在胡金銓的電影裡,一個客棧便是一個江湖,胡金銓擅於經營封閉空間裡的武打場面調度,在客棧空間裡,最精彩的是試探、圖謀等「暗鬥」,這個江湖雖小,卻絕不單薄,胡金銓在有限的空間裡呈現無限可能,更顯其靈動性。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