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侏羅紀】專訪唐睿︰學習是拒絕安穩的人生

教育侏羅紀 | by  洪昊賢 | 2018-10-13

訪問是六月尾做的,地點是畢業生早已離去的大學校園。專程回去探訪作家唐睿,本來要談的是人文學科畢業生的前景之類的問題,最後談到的是生命中不斷疊加而無法處理好的焦慮,寫著寫著,稿件不斷延宕,竟然已經是開學的九月⋯⋯


拒絕教勞作、 黏眼仔的人生

作家唐睿有過一段漫長的學習史:從香港到法國,再由法國到上海,直至前年才正式博士畢業。在大學讀美術教育的他,畢業時沒有選擇安穩的教師生活,而是遠赴法國求學——在不懂法語,家境又稱不上富裕的情況下。覺得自己處於「未完成的狀態」,是他去法國留學的重要原因。「以前對大學的想像是一群人在古典的建築裡討論些高深的問題。香港好像沒有這些氛圍,我到法國遊歷的時候才發現,所以當時覺得很震撼。」


畢業後,成為一名小學的美術教師,這種看似穩定的生活使他有強烈反彈:「教下勞作, 黏下眼仔,本來人生可能就變成這樣。」家人最初不太理解,也不怎麼支持,他再三堅持,並承諾至少能學會一門外語,家人才放行。「落地時候我只懂幾隻法文,所以我後來會說:我不知道後來會這樣辛苦,如果我知道我未必會去。但也是因為不知道,我才無法回頭。」唐睿後來一讀讀到博士,前年才終於在上海畢業。他笑說,「父母在這件事上不只是開通,應該說簡直是偉大。」


新世代的hea與焦慮

到法國讀書,學習知識是目標,學位只是工具。留學日子裡最容易解決的其實是錢,最難解決的是焦慮。「在法國生活最大的困難不是盤川,生活或者文化的距離也不是。廿幾歲人你最餓最辛苦都可以買個包食,心理上的辛苦才最困難。」在法國留學期間,唐睿接觸到法國上流社會的生活,卻又相當熟悉底層的生活,唐睿說真正的學習其實是來自這些生活經驗。


當年留學法國的亞洲人以日本人居多,唐睿形容他曾遇過不少「像村上春樹小說裡的角色」的留學生:「他們不想進入社會,因為知道進入社會是甚麼一回事,所以他們無所事事、飲酒拍拖甚麼的,就是不肯讀書,或者只想逃避。」這種虛無的精神狀態,與現今的年輕一代都有類似:「所以『hea』這個詞很準確。很難翻譯,但很準,是在一種舒適的狀態下等時間過去,但內心又感到空洞,有焦慮意識。」


在法國學習期間唐睿不可謂不努力,甚至可以算是玩命:他形容自己僅用五年時間追回別人二十多年的時間,跌跌撞撞終於在法國的新索邦大學取得學士及碩士學位,後來亦在上海復旦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其中,中文文學雙年獎的得獎作品Footnotes就是在此期間寫完,他說在法國留學的經過對他的影響,無論在創作上還是人生上都是決定性的:「如果你很想要一種生命,你一定要等價交換。」


如何認知自己的缺乏

近年有不少畢業生選擇到國外或台灣等地留學,留學經驗豐富的唐睿說:「廿幾歲人你傾向留在香港,其實是很有問題的。出去見識下這件事是很普遍的(universal)的,但也可能你覺得香港很差。」要是後者也不是問題,唐睿說最重要的是你要意識到自己的生存狀態。


他提到「缺乏」的階段也分為幾種:「一種是你有缺乏但不知道;你開始知道自己有缺乏但不知要怎樣處理;知道怎樣才算好但不知改何改善,又或者知道如何改善但卻一直做不到。」有人意識到缺乏,開始焦慮,也有人因為意識不到而焦慮。所謂教育與畢業,唐睿覺得就是知道自己有所缺乏的狀態。「畢業,其實是逼你要解決某個階段的焦慮。」焦慮能否解決,在踏出學校的那刻會特別清楚。


但更理想的情況是:入學就已經知道自己缺乏甚麼,需要甚麼。「如果不是因為被壓抑住,讀不到我想讀的學科,我其實不會意識到自己的缺乏。所以畢業的時候,你應該要完成這件事而不止是意識到。」至於焦慮,不可能完全消失,他笑說,「連李嘉誠也一樣有存在焦慮。」重點在於,怎樣投放精力,接受及審視自己的狀態,這些既是畢業生要思考的事情,更是大學新生要思考的事情。


唐睿教授的創意寫作課一直頗受學生歡迎,上他的課經常能聽到不少他自己的經驗,這些經驗也許比犀利的文本分析更有啟發性。他跟我談起重松清的作品《畢業》:「裡面有提到不少中年男人可以已經結婚生子,但有些人生問題如跟父母的關係,可能仍未解決。」人生不同階段中,都有應該要完成的事,所以:「畢業其實是你認知和總結自己的階段。」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洪昊賢

拖稿癌末期。 https://www.facebook.com/alanaighung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