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侏羅紀】睇開啲啦!──略談高中中文課程改革

教育侏羅紀 | by  野之 | 2021-04-29

「又走回頭路!不知所謂的課程改革。」


「刪除說話卷,等同扼殺了閱讀和書寫能力較弱的同學,他們靠的是口語溝通這一份卷,偏偏刪除。離譜。」


「刪除卷三聆聽及綜合寫作卷,但又加45分鐘實用文考核,多鬼餘。」


「刪除SBA選修單元,變相收窄同學學習中文文化、文學的視野。太可惜了。」


「明顯重新集中到從前閱讀和寫作的方向啦!12篇指定文言經典外,肯定將會有指定白話文篇章啦!又走回頭路!有冇攪錯?」身在前線的筆者,一聊到即將發生的高中課程改革,便聽見行家們紛紜的意見中,多數都是不屑的批評,或是感慨。感慨甚麼呢?走回頭路,刪說話卷,刪SBA選修單元。


關於回頭路,筆者不禁想起一句旅行社廣告標語:「不走回頭路!」不知何故,一種錯覺就植根在許多人的意識裏──走回頭路不好。然而,如果那些過去的都是好東西,念念不忘,自然必有回響,回頭尋索,尋回初心,再重新出發,有何不好?


從前有指定考核的範文篇章,令同學變成背書機器、考試機器,後來就刪除指定範文,開放式校本自定,或跟教育局建議,制定以能力導向為本的中文考試,強調讀、寫、聽、說的的五卷考核。及後,說話卷中的朗讀部分刪除了,改以只考小組討論,然後綜合寫作卷的考核形式和內容亦漸有變動,再往後就是十二篇文言經典考核,引來不同的聲音,有讚有彈。其中,又有「走回頭路」的批評。然而筆者再提:「如果那些過去的都是好東西,走回頭路有何不好?


筆者不是當局喉舌,並非為其辯解。但筆者最怕許多人斷章取義地講,一知半解地聽。關於課程不斷改革或改進,業界同行都經過數年的文件咨詢、會議討論,最後得出現時的改革方向,也是收集不時行家的意見後制定下來。當然,一件衣服美不美,各花入各眼,有人舉腳贊成,自然也有人反對,無法完美和圓滿,無法滿足全宇宙。畢竟我們要知道一點,中國語文博大精深,每個中文教師所側重和喜歡的不盡相同,在既定框架下,自然要調整自己,應對課程要求。於我而言,我最討厭綜合寫作卷,終於刪除了,大好!但可能有行家鍾情卷三也說不定。又或SBA選修單元,我覺得理念雖好,但操作困難,課時編排和應試教學形成一定的拉扯,佔分比例影響教和學的意欲,成效難彰,但可能有行家最愛的課程正在於此呢!而新的課程改革,加了實用文考核部分,我也覺得多餘,且何不保留說話卷考核呢?一樣米百樣人,百貨應百客,其實是事實。


「那你的理想考核方式是怎樣的呢?」同事問。


我最理想的考核模式:卷一閱讀理解、卷二寫作、卷三說話、卷四語文運用。


卷一閱讀理解可仍保留現行的形式,但再多加「賞析和評論的提問元素」,其加入跨篇問答、比較閱讀,旨在將高階的賞析評鑑等審美思維有所加強,促使教師在課程教學上好好規劃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從前死記硬背,造就考試機器,不單是考核內容的問題,施教也是關鍵,互為影響。如果在浸沉語文的背誦過程中,提升賞識評鑑的教學和考評,便能減低機械化的可能,且能分出學生的高下。(想說的太多,本文不作詳論。)


至於筆者個人建議的是開發「卷四──語文運用」。例如錯別字、語病、文章優化、成語、名言金句等等,有些中國語文的基礎能力,有些是菁華所在,過往側重考試取分技巧,這份卷卻無取分技巧可言,只講「功夫」。和卷一同理,提升學生語文的閱讀和寫作水平,「語文運用課程」是每校必需規劃的,這樣才能深層培養同學的中文能力。當然,課程如何推展,又是另一值得深究的事了,是機械式?是遊戲式?是借助電子學習軟件?抑或三者同行?本文篇幅有限,來日再寫一文探討。


睇開啲啦!或許讀者和同業覺得此語負面。其實不然!


在下所謂「睇開啲」,實指開闊。開視野、開胸襟、開思維,既然即將迎來改革,就是一個契機,打開一個由中一到中六的「校本課程天空」。如果要提升同學欣賞文章的賞評能力,從中非但了解文章內容,也得感受作者的情義和道理,更甚要嘗試表達個人對作品的好惡,作出賞析或批評,懂得比較,懂得建議,然後懂得書寫自己的作品,這才是最深入最真切的「以讀帶寫」。因此,我們可在考核的既定框架下,開設教學規劃和設計的無限可能,例如「飲食文學單元」、「生態文學單元」、「科幻文學單元」、「武俠文學單元」、「愛情文學單元」等等。何需因為高中沒選修單元而感到可惜?何需因為沒了話說考試而抱怨?開發不同的單元教學題材,發掘不同的優秀文章,舉辦不同的教學活動,便不用單靠教科書文章,不用因循於死記硬背,而事實上,記背默寫是根基,在學習樂趣為先的前提下記背默寫,感覺比較良好,課程比較活潑吧!如果不「睇開啲」,框死自己的不是局方的課程改革,而是教師自己,如下:


那麼如你所言,開發校本單元,開啟不同主題教學,哪有書可循?課文要自己搜尋,工作紙和筆記要自己設計?哪有時間?減了課時呢?還有其他行政工作呢?還有……


還有許多理由,還有許多教學外的元素,這是必然的。但筆者又大膽一問,如果一切不變,那許多的理由和環境因素不也一直存在嗎?況且,改變、開發、規劃和設計,程度有大小,範圍有窄闊,不用太過以洪水猛獸視之,一切因人而定,看開點,想闊點,中文是工具,也是玩具。睇開啲啦!


【教育侏羅紀】不只是消滅通識科,而是想消滅通識科的人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野之

前線教育工作者,喜歡教育、熱愛生命。雖不能靠寫作維生,但靠寫作才能面對生活。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

西藏雜記

字遊行 | by 口魚 | 2024-12-28

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4-12-27

2024 好平安編輯室 聖誕Chill Guy書單

如是我聞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