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6-24

Vetememts早前發佈了2021/2022秋冬季系列,當中有藍色潑盡圖案設計,Guram Gvasalia就指靈感是來自去年夏天,香港警方向示威者所使用的藍色胡椒水劑。這項設計及後惹起不少爭議。 (閱讀更多)

穿Prada的詩人Amanda Gorman 2021年要出三本書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2-10

Amanda Gorman在第59屆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上的表演廣受好評,令她聲名大噪。在2021年,她幾會推出3本書,當中包括在就職典禮上的作品《The Hill We Climb》。 (閱讀更多)

「哇!珍妮佛羅培茲!」成熱潮 手遊廣告梗激發二創靈感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2-10

「哇!珍妮佛羅培茲!」這句對白,最近大概也經常於閣下的社交網絡平台出現。來自手機遊戲的無厘頭對白,卻意外於台港兩地爆紅,更衍生不少二次創作,愈洗腦,愈多人談論,遊戲大收宣傳效果。 (閱讀更多)

2021台北書展停辦 讀者積極才能救書業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1-21

原定下周二開始舉行的「2021台北國際書展」,因應當地疫情變化被叫停,文化界和出版界人士,對此反應不一,身於台灣的香港作家廖偉棠則覺得,停辦書展,是長痛不如短痛的做法。 (閱讀更多)

時代的文體與書寫困境——李智良、郭詩詠、張歷君談《渡日若渡海》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1-18

早前九龍城書節夥拍香港文學生活館在網上舉辦了講座「時代的文體與書寫困境」,邀請了李智良、郭詩詠、張歷君就《渡日若渡海》作出了深入的討論,同時也探討了當中的引文、主客體等議題,讀者可以透過講座更了解到作者寫作時的心路歷程。 (閱讀更多)

李智良 X 應亮——「何地有方給我:創作的流亡」講座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0-12-30

今年香港文學季「遊移字得」最後一個講座,以「何地有方給我:創作的流亡」作結,請來主持李薇婷及嘉賓李智良、應亮,探討流亡、創作、身分、家、邊界等關係。 「何地有方給我」取自專輯《剎那的烏托邦》裡的歌曲〈何地有方〉,像是在探問,我們何時才能找到一個方寸角落與空間以棲身,不至於流離浪蕩,苟活殘存。李薇婷於是感慨,眼見身邊不少朋友準備離開,與「何地有方」十分呼應,「香港曾是一個容納人流、海流、思想流動的地方,想不到今天卻會成為流亡的開始點、離開的站立點。」就此,她邀請八年前流亡香港的應亮導演,率先作分享。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唯一的大同

其他 | by 林喜兒 | 2025-03-18

編輯推介

街市記

小說 | by 陳巧蓉  | 2025-03-26

白卡之城

小說 | by 洪綺蔓 | 2025-03-24

撓腳

小說 | by 姚金佑 | 2025-03-21

這些日子以來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3-19

我以為你十七歲

小說 | by 李曼旎 | 2025-03-14

嘴與臉

小說 | by 黎柏璣 | 2025-03-14

詩三首:〈日光以後〉、〈等一杯咖啡〉、〈十一月〉

詩歌 | by 石堯丹, 潘國亨, 鄭子健 |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