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協會於2024年6月17日發布的《2024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顯示,截至2024年底,網絡文學作品總量已超過3,300萬部,較前一年新增200萬部。然而,隨著網絡文學的規模與影響力不斷提升,相關平台的内容審查也日益嚴格。近期一批在台灣「海棠文學城」發表BL小說的作家因而被捕,引起公眾質疑警方執法是否構成「遠洋捕撈式執法」及量刑過重,影響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 (閱讀更多)
由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文學推廣平台主辦的第五屆「孔梁巧玲文學新進獎」適逢今屆為十周年,大會特以舉辦「我們所看見的未來」賽前紀念座談會,邀請歷屆得獎者,包括李昭駿、王証恒、王碧蔚、黃言丹,以及三位特邀嘉賓麥樹堅、李日康博士以及郭詩詠博士。會上得獎者大談寫作歷程展開,探索新時代下個人風格的追尋、環境變遷對創作的影響,以及文學的意義。作家分享了語言與空間的交互作用,如王碧蔚在日本尋找漢語鄉愁、王証恒在蘇格蘭書寫異鄉經驗。座談會亦觸及AI時代寫作的未來,與會者認為文學的核心在於人類的情感與生命痕跡,難以被科技取代。 (閱讀更多)
香港動畫電影《世外》入圍有「動畫界奧斯卡」之稱的法國安錫國際動畫影展2025「午夜特別場」,並於6月11日完成世界首映一連三日共三場放映全場爆滿,現場反映熱烈,放映後掌聲與歡呼聲不斷。《世外》是繼2003《麥兜故事》後,相隔22年再次有港產動畫登上安錫舞台。擁有宮崎駿電影《蒼鷺與少年》發行權的美國發行商GKIDS於6月宣布購入《世外》的北美發行權,成為首部獲得此待遇的香港動畫,將作品推向全球。 (閱讀更多)
第五屆「香港出版雙年獎」,於13日公布得獎名單。今屆雙年獎的得獎書籍著重於書籍包裝及設計,其中大多為藝術類書作,而且大多聚焦本土文化的題材。榮獲「出版大獎」及「最佳出版獎」(圖文書)為《達利書店》,為首本圖文書奪「出版大獎」。而《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則由三聯書店(香港)出版,榮獲「新晉編輯獎」、「市場策劃獎」及「最佳出版獎」(社會科學)。今屆「最佳出版獎」(文學及小說)則由孔彗怡的著作《大埔故事》奪得。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