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21

由裝置藝術家及獨立策展人蕭競聰、姚妙麗、民間博物館計劃共同策劃,翻箱倒籠,分享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收集的床下底珍藏。包括有全新小包即棄紙巾、膠餐具、茶餐廳即棄杯、膠吸塑等等。蕭競聰2002年參與成立民間博物館計劃,展品包括特殊設計的日常用品,一反博物館傳統,他形容那些都是「沒有人收藏或無法收藏」的東西。蕭競聰認為博物館的存在意義,在於令人對文化藝術產生好奇,博物館應嘗試以更創新的方法使人明白、使人好奇。是次展覽以「用博物館學的」策展方式表述日常的場景、本土文化和社區價值,讓公眾關注在城市裡沒有被收集的、無形的,或未得到足夠表述而看不見的社區的知識與實用智慧。 (閱讀更多)

台灣作家楊双子奪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 「持續的書寫過去,是想要迎向更好的未來。」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21

作家楊双子以《臺灣漫遊錄》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書中透過相知相惜的兩位女性,呈現上個世紀30年代台灣社會景象。《臺灣漫遊錄》是楊双子2020年作品,故事虛構出身富紳家族的青山千鶴子旅居台中時,偶然認識台灣大家族庶出的女子王千鶴,在全然不同文化教養下長大的兩人,因而有機會一起遊歷縱貫鐵道沿線城市,展開豐富的台灣鐵道旅行。小說呈現上個世紀30年代台灣社會景象,透過兩人互動,展現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複雜關係。《紐約時報》的書評指,這是一本討論殖民權力的俄羅斯娃娃,展現小說中的小說,翻譯裡的翻譯。楊双子是台灣小說家,本名楊若慈,楊双子是她與雙胞胎妹妹楊若暉共用的筆名,「双子」為日文漢字雙胞胎的意思,兩人 15 歲起雙依為命,2015 年她的妹妹因癌症去世,楊若慈持續使用楊双子作為筆名。 (閱讀更多)

旅日作家李琴峰發 「被迫出櫃聲明」 六千字怒控霸凌者的嚴重數位性別暴力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21

旅日作家李琴峰是史上第一位台籍芥川獎得主,於11月20日「跨性別追悼日」發超過6500字的「被迫出櫃聲明」,承認自己是跨性別者。文中檢視反跨性別浪潮,並控訴自己在台灣遭到一群網路霸凌者攻擊、言語性騷及誹謗,為保護家人、自己亦無法再屢受霸凌的台灣安心生活,於是才決定移居日本。然而,一群台灣的反跨霸凌者卻仍舊在許多社群平台上對她進行強迫出櫃(侵犯隱私)、言語性騷、誹謗中傷,至今尚未停止。她試圖透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台灣司法卻不起訴霸凌者,她說,「如果可以,我根本不想出這個櫃」。 (閱讀更多)

英國小說家薩曼莎·哈維的 「太空田園詩」 《軌道》 榮獲2024年英國布克小說獎 「假如能夠離地球足夠遠,最終就能理解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18

2024年11月12日,布克獎(The Booker Prizes)組委會宣布該年的布克獎由英國作家薩曼莎·哈維(Samantha Harvey)獲得,包括華人作家李翊雲在內的六位獎項評委,一致將選票投給了她的小說「太空田園詩」《軌道》(Orbital),以表彰這部作品透過描寫六名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的生活,「邀請我們觀察地球的壯麗,同時反思每個生命的個人與集體價值」。《軌道》一書以一張真實的圖片開篇,這是一幅「地球軌道24小時與北半球日光」的示意圖,它展示了空間站在平面地球上飛行的軌跡。太空站上共有六名太空人,他們在這裡收集氣象數據,並進行科學實驗。但大部分時間,他們都在凝望寂靜的藍色星球。他們開始思考:沒有地球,生命會變成怎樣?沒有人類,地球會變成怎樣? (閱讀更多)

是枝裕和重拍經典之作 《宛如阿修羅》 宮澤理惠、尾野真千子、 蒼井優、廣瀨鈴聯袂共演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18

Netflix 將於 2025 年 1 月 9 日推出日劇《宛如阿修羅》,此劇改編自日本家庭劇大師向田邦子的經典之作,由導演是枝裕和擔任監製、改編及執導,集結宮澤理惠、尾野真千子、蒼井優及廣瀨鈴等實力派演員,陣容鼎盛,讓人期待。《宛如阿修羅》電視劇原作於 1979 至 1980 年首次播出,劇情講述本身疏離的竹澤家四姊妹偶爾發現嚴肅的爸爸在外有情婦、小孩,為了傳統保守的媽媽著想,四姊妹特地齊聚一堂,商討如何設法不讓母親發現此事。然而四姊妹的生活也有各自的秘密,問題紛紛浮現。「阿修羅是印度民間信仰一種的神祇,據說表面上標榜著仁義禮智信,但實際上氣量狹小,喜歡說別人的壞話,是憤怒和爭鬥的象徵。」《宛如阿修羅》一名出自二姐夫鷹男之口,他感嘆女人真像阿修羅,氣量狹小,又愛胡亂猜測。整部劇作透過細膩的敘事方式,呈現了姊妹之間複雜的情感流動,作為家人,她們時而尖銳對立、時而相互依賴,愛恨在其中糾纏,深刻描繪了東亞家庭家庭中複雜而細膩的家庭關係。是枝裕和表示:「向田邦子的劇作魅力在於,表面上的尖銳對話背後蘊藏著深刻的愛。這次四位演員完全捕捉到了這些複雜的層次,使整個拍攝過程變得非常有趣且充滿挑戰。」 (閱讀更多)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16周年 田馥甄雨中哼唱禮讚自然 蔣勳以《祇樹給孤獨園》喻池上

報導 | by  | 2024-11-18

「樂天知命,故不懮;安土敦乎仁,故能愛。」《周易:繫辭》裡的這句話,正是農業生活的寫照。然而,現代社會裡,流動成為生活的必要,城市化則構成了另一種遊牧;於是我們不只與大自然的距離變得愈來愈遠,與其他人的關係也顯得更為陌生;然後才發現,愛與自由,似乎也變得愈來愈難。台灣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的出現,就彷似是一年一度的提醒,讓我們知道世上還有一撮人仍然熱愛著這遍土地,並願意不辭勞苦地通過藝術等方法,把這份熱宣揚出去。自2009年台灣鋼琴家陳冠宇首次在池上稻田上演出開始,這個位於台東的鄉縣便被聚焦在兩岸三地文藝圈的鎂光燈下。今屆藝術節邀請到來自台東長濱國中的「海子樂團」、歌手許富凱、金曲歌后田馥甄。田馥甄在雨中一共為池上觀眾獻唱了12首流行曲。另一個重頭戲,便是由蔣勳,及其學生亦是台灣知名藝術家曾永玲和董承濂,聯合舉辦的《金剛經.諸相非相》展覽。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