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by 黃柏熹 | 2019-12-24

「我自己也有幾次這樣的經驗--『咦,為何街道好像變得好走了那麼多?』,原來是因為沒有了欄杆。」城市研究者黃宇軒(Sampson)說。早前有民間規劃組織建議政府考慮不要重裝圍欄,藉此重新審視路面空間的規劃,Sampson也認同,現在是一個機會,讓我們重新思考本來習已為常的「規矩」。 (閱讀更多)

香港話劇團《叛侶》專訪:離場後你的選擇是?

專訪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12-20

在整個戲劇觀賞過程中,劇場不會主動告訴觀眾答案,亦從未批判「偷情」,而是在於觀眾當下經歷到些甚麼、作出怎樣的選擇。兩對情侶兩段經歷,同時存在於舞台上,一對有出軌,另一對卻沒有,導演陳敢權於是追問,「你會選擇哪一邊?」 (閱讀更多)

【無形.說好的世界末日呢?】專訪林超英:生物本該求生,死也要講道德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從16歲瑞典女生Greta Thunberg獲選美國《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足以證明氣候問題備受全球關注。然而,當權者的執迷不悔,與氣候變化帶來的危機,同步催化著世界末日的降臨。沒有人確實知道最終能做到甚麼,改變甚麼,但林超英保持著的信念,是「生物本該求生」。有些事情,非只想著成功才去做。 (閱讀更多)

Rolling Books 莊國棟 把圖畫書帶給視障人士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文字或載體,閱讀也是都市人不可或缺的習慣,但對視障人士來說,要「看」得清楚一字一句,卻非理所當然的事。「Make reading accessible to all」,是愛書之人莊國棟(James)的最大願望,由他創辦的小型社企Rolling Books,最近與香港口述影像協會合作,計劃出版結合圖像、口述影像及觸感設計的共融繪本,希望讓大家留意到不只健視人士,才有閱讀的需要。 (閱讀更多)

專訪黃衍仁:天氣冷了 世界尚在運行

專訪 | by 鳥人 | 2021-11-05

前陣子,社會很流行一種叫「覺醒」的論調,於是黃衍仁創作了《裝睡的人》一曲,回憶人們總把這件事形容得太簡單。早於保衛皇后碼頭和反世貿年代已投入社運的他,就著今次運動也寫下《自己人!團結唔會被打沉!》。在這篇專訪裡,黃衍仁提到自己除了社運外,還有很多其他人生上的學習,包括靈性上和身心上的,而它們往往與社運行動有衡突。歷史的巨輪不斷滾動,世界依舊不斷運行,如他所言:「那些轉變是我們無法阻止它發生的。」 (閱讀更多)

專訪貳叄書房:趁青春,結伴開書店

專訪 | by 黃柏熹 | 2019-12-05

今年就讀人文學科 final year 的大學生 Sherry 和 Joyce 卻決定不甘平凡,聯同已畢業一年、兼職教結他的阿翹,在油麻地一幢商業大廈的12樓開設以文史哲書籍為主的二手書店——「貳叄書房」。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編輯推介

詩三首:〈回家〉、〈生老病死〉、〈太平〉

詩歌 | by 徐竟勛, 王培智, 寧霧  | 2025-10-17

《浮間舟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7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

伊卡洛斯

小說 | by 黎喜 | 2025-10-15

地震還未結束

小說 | by 楊焯雋 | 2025-10-10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