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裡沒有時鐘,久而久之,陳健民也學懂放開時間的概念,放鬆身段,想像自己在大海裡漂浮,化身成「不繫之舟」靜待埋岸。將自己在獄中所寫的書簡結集出版,也是提醒香港人不要被當前的處境摧毀自己。 (閱讀更多)
資深影評人、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藝術總監的李焯桃,今年重新翻譯及增訂David Bordwell所著的《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十九年後重版出來,香港電影或已走過「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黃金年代,然而癲狂過後火未熄,儘管未成氣候,展望未來,一股剛冒起的社運電影正處於萌芽階段。 (閱讀更多)
陳慧與楊沛鏗屬以「回來」為題。因為疫情,很多人無法回家。因為香港,很多人無法回家。在目前的情況下,回家又談何容易。二人在創作過程中沒有太多交集和交流,但兩者的作品卻有著不少連繫,以一種淡然的方式去訴說回來的故事,延續了對方的作品,也飽含著香港人當下的心情。 (閱讀更多)
葉雯的作品為《名為彼岸的空間》,由六幅顏色豐富的塑膠彩畫作組成。畫作充滿著流動性和想像空間,處於一個介乎於實與虛之間的空間,回應了《媚行者》的矛盾、躁動不安,也抒發出了自身的情感。 (閱讀更多)
ifva今年的影像嘉年華遇上疫情,但反而令展示的藝術品更加有趣,一反傳統的展示方式,結合虛擬與實體,擴闊了影像的可能性,有扶乩、有直播、又有單車⋯⋯無論這個週末你想留在家中抑或出外走走,今年的影像嘉年華都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