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by 藍美施 | 2022-10-14

卸下歌手和官司的包袱,被控「暴動罪」的莊正,不過是個簡單樂天的年輕人,說到喜愛的動漫世界侃侃而談。即使熱血不再,動漫對莊正的影響卻更入血。只要死不去,捱得過就有新能力,這是莊正從中領悟的道理之一。 (閱讀更多)

【鮮浪潮】 好人才能拍好電影?——訪「第十四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新銳導演林亞佑、梁秀紅

專訪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9-24

今年的「第十四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特別放映兩位新銳導演——導演梁秀紅(馬來西亞)、導演林亞佑(台灣)的作品。梁秀紅的風格沉重陰冷,在《盲口》中以被縫合的嘴巴,撕開一個歷史與國族的傷痕;林亞佑的風格則青春溫暖,在《主管再見》中把煙花帶進了少年的監獄。 (閱讀更多)

【鮮浪潮】如果「聲音」沒有被隔絕:訪「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本地導演

專訪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9-24

社會嚴重撕裂,極權試圖借助惡法滅聲,卻只激起人民更強烈的迴響,「聲音」成為運動裡不可或缺的部分。透過與今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本地競賽作品幾位導演的交流與訪談,探究潛藏在映像背後,聲音和語言所代表的意義。 (閱讀更多)

專訪米哈:聚散有時,文學是調節心靈的涼茶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9-24

說起「文學」兩字,總似背負深不可測的形象,令人感覺難以親近。然而,對米哈來說,文學就好比「涼茶」,即使要面對城市的不安和焦慮,仍能讓他的心靈得以靜下來。 (閱讀更多)

邵家臻《坐監記》:以一件囚衣「內爆」監獄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1-09-24

《坐監記》內有〈我的囚衣〉一章,提到監獄如何剝奪人的身外物、身分與尊嚴。囚衣是囚的符號,囚禁著人的身體,讓人從此失去個性。當一個人沒有自己的衫褲鞋襪、頭髮鬍鬚,只有一套「沒有此身之感」的囚衣,便無法安頓於布料之內,更無法安頓於世界之內。邵家臻憶述,有些囚友的反抗微小而沉重,「很偶爾地,我會在監獄看到一些很姿整的囚友,他們會偷偷把衣服改得貼身,沒有燙斗,就每晚把囚衣摺到起骨。」 (閱讀更多)

【無形.Let it 糕】專訪蔡子強:流淚的文藝男,滿船空載明月歸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9-24

不寫時事評論文章,只抒發個人的深層感受,蔡子強的新作《百年修得同船渡》,字裡行間流露的盡是感性。時事評論以外,蔡子強以中文和詩詞道出自己的感情。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