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04-02

由四月一日開始,「哲學有偈傾」、「歷史係咁話」、「學人串社科」、「文學放得開」到「真係好科學」,一班熟悉的主持,搭上新臉孔又會在熒幕出現,最大變動是上年的「學人講經濟」升級為「學人串社科」,而「哲學有偈傾」也會加入全新「二打六」環節,邀請六位對哲學有興趣的素人與二位主持挑機切磋。 (閱讀更多)

【現身說法】踏上這無盡旅途:居港權抗爭廿年

現身說法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04-05

還記得談雅然嗎?2001年7月20日,這位生於大陸而遭遺棄、最後被港人領養的孩子,得到終審法院一紙敗訴,面臨遭遣返內地、與家人分離的絕望處境。當時談雅然不僅面對入境處的遣返警告,更受媒體與公眾輿論的猛烈追擊,連自己是養女的事實,她都是從《明報》記者口中才得知的。成年人尚且未必能承受這樣的壓力,何況當年談雅然只是個十二三歲的中學少女,箇中滋味是難以想象。 (閱讀更多)

閱讀作為抗體?——潘國靈與白雙全的「圖書館療養院」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04-23

潘國靈與白雙全合作的項目「閱讀感染:圖書館療養院」是「疫症都市」計劃一部分,「疫症都市」於大館設展,以藝術探討香港的疫症歷史,離開大館,潘國靈與白雙全則在油街建了一個異象圖書館,以秘密結社的形式進行活動。除了生理上的疾症,都市人的精神和心靈上還面對多少疾病,閱讀又能否為他們提供抗體? (閱讀更多)

【無形.虛擬關係】黃麗群︰我喜歡走路,但不喜歡出門——奇觀香港及靜止台北

專訪 | by 沐羽 | 2019-03-27

我記得黃麗群寫過不喜歡出門,但沒想過到香港接受訪問時,還是會把場地拉到自己的房間。她說她今天應該不會離開旅館,如此堅決,我完全被這股不出門的決心所打動。出版了小說集《海邊的房間》、散文集《背後歌》、《感覺有點奢侈的事》的她,曾任媒體編輯,現為自由工作者。 (閱讀更多)

「健勝」——黃飛鵬訪《燒失樂圍》導演李滄東、編劇吳政美

專訪 | by 黃飛鵬 | 2019-03-25

這次導演李滄東來港,一是因為得到亞洲電影大獎的終身成就獎,亦因為香港國際電影節以《韓國電影一百週年》專題,播放他二十年前的作品《薄荷糖》高清復修版而訪港。圍訪他的過程, 彷如回到大學時候苦寫關於他電影的論文,對他的印象得到更全面的了解。 (閱讀更多)

不談隱喻,只談香港——專訪陳果

專訪 | by 劉平 | 2019-03-24

有人話《三夫》勁過龍、盡得滯,有人話政治隱喻複雜睇唔透,有人就話好正未夠喉,大家議論紛紛;加上《三夫》一舉拿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女演員」三個大獎,令人對電影更加想入非非。好彩陳果是玩得之人,離經叛道自成一格,歡迎大家繼續自行「腦補」……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編輯推介

《你存生的意義》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19

公屋妹

小說 | by 洪綺蔓 | 2025-04-1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4-10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漫想《米奇17號》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4-08

後超人時代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4-08

【教育侏羅紀】病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4-07

雞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07

詩三首:〈慣性〉、〈鵝之悲歌〉、〈這一邊和那一邊〉

詩歌 | by 丘亦斐, 王培智, 侯蔽 | 2025-04-04

廢話文學

散文 | by 潘逸賢 |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