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Jenny Zhang和Intan Paramaditha對「性」和「身體」的描寫——不論聲音、氣味和質感——均有深刻見解 。在這講座,二人會與主持人Emily Ridge分享她們如何在文學處理「性」的話題、讀者不同甚至強烈的反應,以及女性作家書寫女性身體涉及的性別政治。 (閱讀更多)
《PROVOKE》1968年創刊,來到今年剛好五十年。它就像中平卓馬與多木浩二聯手向日本攝影界投下的一顆響亮的震撼彈,卻又瞬間沉寂,一如曇花只一現。《PROVOKE》一共只出了三期,1970年便宣告解散,但它的後遺卻一直延續至今。以《PROVOKE》為主題策展的「挑釁時代——探索影像表達50年」,策展人長澤章生,挑選十二位攝影師作品,包括啟發了中平卓馬與森山大道的東松照明與細江英公,亦有受《PROVOKE》影響的攝影師野村佐紀子與SPEW。 (閱讀更多)
很多年之後,《月亮》(La luna,1979)的兩幕影像仍在我腦內揮之不去。第一幕:母親日間在陽台跟剛開始走路的兒子玩耍,父親拿著捕獲的魚回來,母親注意力轉到他身上,開啟留聲機,扭動身子與之起舞;失去了母親的兒子看在眼裡,哭喪著臉,晃著纏繞毛線的赤軀投向外祖母;下一個鏡頭已是晚上,母親推著嬰兒車在山路上獨行,抬頭望天,一輪明月高懸。 (閱讀更多)
「勁揪」,廣東話俗語,原指某人功夫了得、能打會踢,引伸為「厲害」;以一套字體來比喻一個社會、一個群體,「勁揪體」除了體現設計師獨特的美學觀,還隱藏著支持、使用這套字體的群體,對理想社會的投射。 (閱讀更多)
由「虛詞.無形」舉辦、名為「愛情中的孤獨因子」分享會就在11月11日,銅鑼灣駱克道了了舉行,電影導演麥曦茵及詩人劉芷韻擔任嘉賓,及著名文化評論人鄧小樺擔任主持人。三人均在情場打滾多年,愛情亦經常是創作的靈感來源,單是分享自身經歷和感受,已讓人產生無數想像及思考。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