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04-23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主辦文學節「科幻的多維世界」壓軸講座——「科幻作為香港的少數論述?」,邀請四位香港作家及藝術家,包括董啟章、徐世琪、韓麗珠及曾繁裕,由羅貴祥主持,討論科幻文學對香港文學的衝擊,科幻作為題材/手法能否令香港文學有另一層次的發展,並提供新路向? (閱讀更多)

人間難得好身段——「是誰個扶飛柳絮 — 粵劇傳承與文學修養」講座紀錄

報導 | by 李顥謙 | 2019-03-23

粵劇是精良悠長的民間藝術——不僅具備優雅秀麗的曲式,也常見秀麗精緻的文辭對白。早期的齊言民歌、詩詞歌賦,亦總需要戲曲樂調的配合,方能誦唱。粵劇與文學,可謂同理連枝,系出一源。香港文學館主辦的「文學大龍鳳」,便連結粵劇與文學兩大藝術媒介,讓大眾體會到粵劇的文學趣味,也可引起在保育戲曲議題上的討論。而活動的開幕講座更以「是誰個扶飛柳絮 — 粵劇傳承與文學修養」為題,請來大老倌阮兆輝、藝評人秋盈分享,並在粵曲研究者、大學語文導師朱少璋的主持下,談笑風生,細訴戲台內外的苦樂。 (閱讀更多)

【《G殺》小輯】香港崩壞G大調——專訪李卓斌、蔣仲宇

專訪 | by 李顥謙 | 2019-03-16

一個從窗外滾進屋內的人頭,一曲悠長的巴哈〈G大調第一無伴奏組曲〉,奏響了繁華城市的哀歌。資優女學生、孤僻大提琴手、亞氏保加症患者、內地來港妓女、偽善老師與黑警⋯⋯因著懸疑命案而串連起來,並順勢捲入師生戀、世代衝突、中港融合等敏感的社會議題。港產片《G殺》,成功憑著大膽主題與偏鋒風格,引起關注,更得到金像獎的六項提名。導演李卓斌與編劇蔣仲宇不禁笑嘆︰「be yourself,幾時都咁困難。能夠做到一部這樣任性的電影,得到肯定,真係冇乜幾可。」 (閱讀更多)

看書也是很有型——訪Book B胡卓斌

專訪 | by 李卓謙 | 2019-03-13

13年搞出版,15年搞書店,由深水埗Book B到灣仔Mosses,Book B先後經歷三次搬遷,今年三月正式進駐荃灣南豐紗廠。書店創辦人之一胡卓斌說,他們的本質無變,仍然是做alternative books,「所謂小眾,我覺得一點都不小,大眾反而只是大餅裡的一小塊,另外有五六成是你看不見的。」 (閱讀更多)

《香港文學》前總編陶然辭世 文化界惋惜追念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03-12

香港作家、《香港文學》前總編輯陶然,本月9日因肺部感染,於東區醫院逝世,享年76歲。猝然辭世,不少認識陶然的文學界朋友都真情相悼。 (閱讀更多)

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木每雙生︰文學視藝的再世紅梅」展覽

報導 | by Nathanael Liu | 2019-03-10

西九戲曲中心今年初正式開幕,作為開幕演出的唐滌生《再世紅梅記》,乃於1959年9月14日在利舞台首演,兜兜轉轉一甲子,60年來依然魅力不減。除了文辭優美、意境邈遠,人鬼戀的故事更沿襲中國文學傳統,透過無拘無束的幽玄事物,抒發對現實的不滿或憤懣,其來有自。無巧不成書,香港文學館策劃以《再世紅梅記》為藍本的「木每雙生︰文學視藝的再世紅梅」展覽,邀請六位藝術家搭配六位詩人就《再世紅梅記》的六個分場進行詮釋與創作,「六六六」的巧合對比政府「七七七」的定數,就相當有意思了。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