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為《天橋上的魔術師》被影視改編,讓原著作者吳明益的小說作品受到廣泛討論。在訪談之中,吳明益不但討論到類型小說跟純文學之間的關係,亦提到自己當初離職全心寫作的經過,當然,還有自己對「中華商場」念念不忘的自身情感。 (閱讀更多)
樊善標在王家琪的新書《也斯的香港故事:文學史論述研究》序言提到,作者選定了也斯反覆談論的幾個重要課題,縷述也斯關注各課題的緣起、經過,以及課題之間的連繫,從中透視他的香港文學史觀點,困難卻也是此書的吸引力所在。 (閱讀更多)
這一代被命運再度選中的青少年,踏上我城近半世紀以來從未有人經歷的漫長路途。「雙生展2021-體。回」的三名參展創作人,皆於2000年後出生,參展作品均是他們這一、兩年來,對社會、個人和生活的體悟和回顧,並將日常生活的經歷及啟發反思,轉化成作品呈現。 (閱讀更多)
正所謂,在香港做設計慘過食屎,社交媒體上不時會看到從事設計行業的人訴苦,甚至有「香港做設計慘過食屎協會」。設計在香港不算是討喜的職業,人工低工時長,又或者遇上難以理解的客戶的話,更是叫人難受,而被稱「香港設計之父」的Henry Steiner(石漢瑞)又是如何看待這個行業?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