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by 邱旻誼 | 2023-04-26

以霓虹燈為主題的《燈火闌珊》,以雙線情節觸及失去這個主題,曾憲寧導演與陳心遙監製在訪問裡分享創作意念,談及團隊拍攝前做了大量資料搜集,走訪霓虹燈行內現存的老師傅,發掘到霓虹燈牌的製作,恰與電影拍攝有相似之處,決定將霓虹燈放到觀眾面前,讓霓虹燈成為電影的主角。 (閱讀更多)

在香港逛書店才是正經事 獨立書店清單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08

如果閱讀的意義,是為了守護屬於內心的一寸自由。那麼書店的存在,或許是為這侷促的都市,創造出一個可以稱為自由的空間,我們能夠在這裡探索書本,讓思想漫遊。在香港這個變幻不定的城市裡,仍然有書店屹立超過半個世紀,見證時代變遷。有些書店則生於亂世,盼望為這都市中的人提供一片心靈綠洲。《虛詞》編輯部為讀者介紹城中超過二十間獨立書店,遍佈不同地區。若有時間,何妨去書店一遊,也許當我們手中有書,才能夠相信另一個世界,仍然是可能的。 (閱讀更多)

《天工開物》復刻出版NFT書 董啟章盼新模式開出自由之路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4-25

過去一年,NFT、元宇宙的興起,為藝術、文化或娛樂創作者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新的市場和營運模式。NFT能否同樣為文學出版帶來轉變?香港作家董啟章與台灣飛地出版社一同探索這種全新的出版方式,將小說《天工開物.栩栩如真》以NFT書的形式重新出版,讀者可在網上購買限量1000本的NFT書,並在電腦、平板或手機上閱讀。在NFT、區塊鏈、虛擬貨幣的世界上,開始文學出版的一場實驗。 (閱讀更多)

狼戾廢人,精緻靈魂——訪黃秋生《白日青春》

專訪 | by 鄧小樺 | 2023-04-28

黃秋生憑《白日青春》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電影拍了二十多組戲,黃秋生來回咀嚼劇本的細緻人皆共知,鄧小樺這篇訪問,從他的狼戾表面,走到靈魂之中,表面以下還有許多層次,永遠有一股創作的內在動力,讓他不絕追求,同時可能隨時變化騰動,如同青春少年。 (閱讀更多)

回應金像獎風波及機制爭議——訪新晉導演、業界代表、文化評論人

專訪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4-25

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可能是歷來賽果最受外界質疑的一屆。新一代電影以過半數提名,撐起了半張提名名單,惟最終得獎比例卻相對少,引來坊間質疑:到底金像獎有否真心希望扶持新人、推動世代交替?再加上《給十九歲的我》獲最佳電影的爭議,更增加了外界對金像獎機制的質疑。網絡狠批者眾,但真正在做電影的人怎麼看,到底新世代電影如何能夠有更多支持和機會、機制能否更開放和公平,這些問題都需要具體而切實地談論,也需要業內人士的真誠回應。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史學泰斗許倬雲離世 享壽95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8-05

醬園味:評《醬園弄・懸案》

影評 | by 金成 | 2025-08-06

編輯推介

De Profundis

小說 | by 黎柏璣 | 2025-08-16

鳳園變形記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8-15

重探《死神來了》的死亡哲學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8-12

易過借火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8-11

空心水塔

散文 | by 李文靜 | 2025-08-09

詩三首:〈爻〉、〈腳趾〉、〈離開 / 海床 / 到達 / 到達〉

詩歌 | by 潘國亨, 鄭偉謙, 梁偉浩 | 2025-08-09

盡頭

小說 | by 黎喜 |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