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3-04

宋以朗博士於2月中旬把張愛玲、宋淇夫婦的數千件手稿遺物捐予香港都會大學。馮睎乾認為宋淇夫婦的手稿價值不比張愛玲低,因手稿有著與張愛玲一整套的回信,方便研究者對讀。此外,捐贈物品更包括宋淇和錢鍾書的通信影印本及宋家的扭條花鐵餐桌,讓大眾能在書信中得悉錢鍾書口沒遮攔的真性情,且鐵餐桌滿載著眾文化名人的回憶,實屬珍貴,大眾得以一窺香港其文化交匯仍有無限可能的舊時代。 (閱讀更多)

似破不破的晨曉——聽林憶蓮的〈破曉(I)〉

其他 | by 亞C | 2025-02-25

亞C認為,不少廣受歡迎的小說或是戲劇很多時最為引人入勝的便是其中的情節,尤其是某些意想不到的反轉,常為人津津樂道。但是對於流行音樂和歌詞而言,拋卻唱片公司或經理人等商業上的考量,有著音律和字數的規限,較難也較少在一首歌裡如小說散文般出現所謂的「起承轉合」,隱含著各種意想不到的高低起跌。亞C偶爾發現,林憶蓮的專輯《夢了,瘋了,倦了》中〈破曉(I)〉,以寥寥百餘字,同樣亦彷彿繪出如一精彩小說般有著千回萬轉的情節,訴出一番內心的高低跌墮,思緒的糾纏游移。 (閱讀更多)

【新書】張鐵樑 《擴展本土:東亞紀錄片電影節網絡》書摘——《打開東亞紀錄片電影節研究之缺口》(節錄)

其他 | by 張鐵樑 | 2025-02-24

電影節已衝出歐洲這個發源地,擴展成全球現象。愈來愈多學者將研究重心轉移到非西方世界的電影節,以東亞電影節作主題的書籍亦相繼出版,例如《電影節年鑑》叢書系列、安秀貞(Soo-Jeong Ahn 2012)研究釜山國際電影節的專著及其他專門研究亞洲電影節的文章、書籍和論文。然而,東亞電影節的學術研究雖多,但只有少數專注於紀錄片電影節。張鐵樑新書《擴展本土:東亞紀錄片電影節網絡》針對這學術研究的空白,旨在提供原創且實質的貢獻,推動和促進紀錄片電影節的學術討論,並通過對地區特定電影節作個案研究,探究紀錄片電影節的不同維度,透過集中分析在東亞地區電影節,進一步以區域角度在非西方的語境下研究紀錄片電影節。 (閱讀更多)

不只「工」更是「人」:讀《香港移民家務工創作者作品選集》

其他 | by 別學優 | 2025-02-19

最近一名外傭因患癌被無理解僱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別學優看到此事慨嘆萬分,決定從書櫃拿出《香港移民家務工創作者作品選集》重讀,書中收錄了56份作品,大部份來至移民家務工,當中包括攝影作品、散文與詩。編者在介紹時說:「我們希望選集的內容能指向[移民家務工]各式各樣的流動身份:母親、女兒、姊妹、朋友、戀人、作家、藝術家、攝影師和講故事的人。」別學優認為此書的使命對在港的外傭尤其重要,因爲他們往往被視爲純粹的勞動者、「經濟貢獻」。對於在港的外傭,這個使命尤其重要,因爲他們往往被視爲純粹的勞動者、「經濟貢獻」。 (閱讀更多)

《康德政治哲學講座》專文推薦 鄂蘭對康德美學的創造性轉化

其他 | by 葉浩 | 2025-02-17

本書始於《心智生命》下卷的附錄。鄂蘭在完成以「思考」(thinking)為主題的上卷之後,計畫於下卷處理「意志」(willing)和「判斷」(judging)這兩種心智能力,但最後決定讓後者單獨成冊,惟她在尚未進入正文之前即心臟病發離世,僅留下了兩段引文作為開端。因為鄂蘭此前曾在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開過一門「康德政治哲學」課程且聚焦於判斷,該書編輯瑪麗.麥卡錫(Mary McCarthy)擷取了該課程的部分講稿作為附錄,讓不熟悉鄂蘭在其他著作如何談論判斷的讀者能對她可能如何撰寫該議題有初步的概念。《康德政治哲學講座》則是加拿大政治哲學學者羅納德.拜納(Ronald Beiner)在力排眾議之下,從鄂蘭的講稿及學生課堂筆記所編輯而成。職是之故,這並非一本論證嚴謹的著作,而是一份頗能反映鄂蘭授課時偶有頓挫又靈光乍現的講稿。 (閱讀更多)

從星盤讀陳秀喜 射手座》多情的一隅侘寂:恆星的合相

其他 | by 曾彥晏 | 2025-02-17

歌曲〈美麗島〉誕生於70年代,當時飄搖於國際局勢的島嶼臺灣,人們深陷自我身世的思辨之海。這首由梁景峰改編陳秀喜詩作填詞、李雙澤譜曲的歌謠,於意外身亡的李雙澤喪禮首次登場,由楊祖珺演唱,雖旋即被列為禁歌,依然成為主張「唱自己的歌」的民歌運動名曲之一。〈美麗島〉的創作者,世人大多將目光聚焦於驟然消逝的民歌新星李雙澤,至於同樣列名其上、寫出原作〈臺灣〉的陳秀喜,我們可能聽聞她是位詩人,但她是怎樣的一個人?寫了哪些作品?這次我們一起來讀詩,聽聽陳秀喜的星盤故事吧。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代溝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5-07

看《貓貓的奇幻漂流》雜感

影評 | by 泊泉 | 2025-05-07

空心圓

小說 | by 石啟峰 | 2025-04-25

破皮

散文 | by 令菱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