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食色,性也。」葉嘉詠形容,《緣路山旮旯》的故事便是圍繞這兩方面。故事開首是岑珈琪飾演的IT宅男阿厚與同事寫了個dating app,最終失敗,後再寫「外賣仔」app成功,這不是最明顯的又「食」又「色」嗎?至於由「食」與「色」,再引起「香港真係好靚」的主題,包括了日常的、小眾的、文化的、經濟的描述、都不只是表面上的美景美食,更在於香港本土關懷、感情和歷史。 (閱讀更多)
反映西北農村苦況的電影《隱入塵煙》,在柏林影展與大陸院線放映的版本,據說結局截然相反,作用在於通過審查,但雙雙卻認為如果審查存在且原意是希望通過修正結局來取消陰暗,則在某種意義上恐怕是難竟全功,反而可能產生一種將引向更灰暗、淒涼未來的結局解讀。 (閱讀更多)
無論質素如何,古天樂的《明日戰記》始終掀起了一場本地科幻片的熱潮,捨易行難於新領域開荒,電影難拍,回本大賺更難,古天樂應該心知肚明。評價好壞參半,紅眼卻以同期上映的韓國科幻穿越喜劇《祖宗膠戰外星人》(Alienoid)與之對照。這邊廂《明日戰記》想要成為香港電影的新里程碑,走向明日,而被視為「尋日戰記」的《祖宗膠戰外星人》,卻讓觀眾於時空錯亂之中看見過去的香港電影。戲中那些飛車追逐、槍戰、武術打鬥場面,全部來自「昨日」的香港電影。不需要自製一些香港電影被打壓和杯葛的自悲感去引發盲撐效應,事實上,香港電影從來沒被看不起過,甚至還一直受到仰慕仿效,深深影響著其他國家的電影工業。 (閱讀更多)
彭秀慧自編、自導、監製的電影《阿媽有咗第二個》,寫兩代家庭事,也是現代人對自身、事業與家庭選擇的寫照。重拾往昔的輝煌並非為了補償今日的年華老去,更恰當的說法是想掩蓋那早已形同陌路的愛人選擇。對女強人來說,修補婚姻的裂痕就是把時間悉數填滿,故當她遇到方晴後,便打算以栽培他成偶像為目標。在一切算無遺策中,卻發現在沒計上摯愛兒子同樣面對人生的抉擇。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