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 | by 余是說 | 2021-09-24

曾經,64對新一代年青人而言,是久遠的歷史;不過經歷了這360天,當塵封的歷史又再血淋淋地展現眼前時,六四的血債也同時觸動我們這代人心中的傷疤。「黑暗不能驅除黑暗,只有光明可以做到。」有光之處,就有同路人。 (閱讀更多)

台版《紙牌屋》片尾曲由林夕作詞——《國際橋牌社》敢於觸碰敏感議題

劇評 | by 沐羽 | 2021-09-27

政治如牌局,每個玩家都在競爭利益。剛放映完畢的台灣連續劇《國際橋牌社》,除了使用與《紙牌屋》相同的政治隱喻,亦處理了許多解嚴以來一直難以碰及的問題,包括現在還是極為敏感的中國意識對決台獨意識等等。在國際博奕場上,台灣與香港打著差不多的籌碼差不多的牌,此劇也許能為香港帶來某些啟示也說不定。 (閱讀更多)

2019年精選劇集回顧

劇評 | by 方恨小 | 2019-12-27

《「島物詩游」——也斯進劇場》︰依靠想像力來連結人與物

劇評 | by 肥力 | 2019-12-16

進劇場完全把握了這種溫柔,令也斯的多個文字作品變成視覺、聲音及文字拼湊,再在劇場中聚集。 (閱讀更多)

《放逐》——過去如頑石,擲出後逆風回轉狠狠擊中你的臉

劇評 | by 祝文祺 | 2019-11-29

雨傘之後,兒子退居劏房,時代與街頭,通通都過於龐大又無從掌握,於是他將力氣從運動轉移到經營關係上。他上班、賺錢、渴望與伴侶平靜過活。在沒有英雄的時代,他不過想做一個人。 (閱讀更多)

發明「火車便當」的男人其實不是他! 是AV導演也是思想家:《全裸導演 村西透傳》

劇評 | by 沐羽 | 2019-10-15

與法國哲學家巴塔耶的情色哲學類近,在狂喜與高潮的那一剎那,是沒有語言可以觸及的,頭腦的完全空白與失去意識,如同一場小小的死亡。一切意義都得從事後追溯。村西透的色情哲學,正是事後以加工與潤飾去補足,去捕捉那人類對於禁忌與反差的渴求。讓影像與語言伸出手去觸碰那不可觸摸之物,嘗試先發制人,預判出大眾的愛好,讓熒幕前的觀眾參與犯禁的過程。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