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竟勛傳來《雷聲與蟬鳴》詩評。也斯眾多琅琅上口的詩作經典均出自此詩集,尤其於「香港」一章。徐竟勛指出,也斯眾詩作描繪香港都市的繁華與變遷,將外部風景轉化為內心情感的投射,形成他獨有的詩意世界。又,〈雷聲與蟬鳴〉以雷聲與蟬鳴互相交織,呈現出消解物我界限,展現人與自然的交融,藉此發現詩人於社會中的位置,撰寫出眾多永不過時的詩作。 (閱讀更多)
春風燒傳來《美國秩序:保守主義華人眼中的川普主義》的書評,他振示川普是戴罪之身,身負「封口費案」全部34項罪名;至於個人品格,就為人詬病更深了:傲慢自大、信口開河、煽動民粹、侮辱女性、歧視少數族裔、冒犯LGBT、盲目排外、漠視環保、疏遠盟友、反全球化……簡直罄竹難書。然而,這次大選的結果卻明確告訴人們,原來在多數選民眼中,以上罪名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重要。春風燒想,選民不是瘋了,只是所惡有甚於此。 (閱讀更多)
自冒業出版《千禧黑夜》一書後,深受各界好評,其新書《記憶管理局》於2025年1月1日出版時,引來所有書迷關注。劉芷妤讀畢後認為《記憶管理局》這個故事,其實和它的世界觀設定一樣,是踩在一個輕重皆宜、擁有許多可能性的「奇異點」上。而這個故事,很可能只是這個優秀的世界觀可以發展的平行世界之一,也可以是無限後續故事的開端。 (閱讀更多)
陳慧又寫小說了。繼《拾香紀.焚香紀》後不久,《小暴力》來到我們眼前。這部以各色人物生命故事串聯而成的作品,表情話語鮮明渾圓如珍珠,生動得不似虛構。 (閱讀更多)
當一件荒謬透頂的事情突然找上門,闖進你的日常,你突然意識到自己捲入了某種失控的狀態,無論怎麼努力,用盡自己所擁有的資源,都無法與之抗衡,甚至你連渴望理解這件事背後的邏輯都做不到,只能被逼接受壓迫和無休止的迷失與焦慮——這種心理體驗就叫「卡夫卡時刻」(Kafkaesque)。卡夫卡的文學作品大多給人一種這樣的感覺:既然奮鬥無效、試圖融入失敗,不妨原地躺平,溫和反抗荒謬。他是當之無愧的社畜教父。時至今日,我們擺脫了「卡夫卡時刻」了嗎?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