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駁卻純粹的愛情模樣——讀孫梓評《男身》

書評 | by  林淑可 | 2025-08-27

《男身》在眾多同志文學作品裡並不顯著。《男身》寫於一九九八年的秋天,是台灣作家孫梓評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體裁是純文學的同志長篇小說,帶出現代主義城市人的孤獨感和刻化書裡主角的情感轉變。《男身》裡出現的每一個「他」彷彿都是主角青春成長裡特別重要的人。


「我們想愛,我們就別無選擇。」—— 《男身》


《男身》道出所有男同志都會遇到的感情面向。小說中的主角桂和去了日本旅行,一個他向往的耽美國度。主角把旅行經過的美景、人生遇過的每個他和自己的情感變化,寫成一封封的信寄給哲生。像是主角面對深愛著自己、卻因為自己的懦弱,而無法和他在一起的明婷;他不該愛上的異性者阿默;對自己有愛慕之心的異性阿依;讓他只有生理上產生欲望,卻少了愛情感覺的澤康;彼此互相相愛最後卻沒有走到一塊的夏生。細品每個情節的同時都讓我覺得每個情節都是心碎的模樣。主角桂和雖然遇到很多喜歡自己的人和自己喜歡的人,卻終究沒有勇氣去追求和誠實面對自己的感情。他活得痛苦,像是在感情世界裡逃亡的人。很喜歡,卻不敢於追求,只能不斷找尋逃跑的方向。


我對小說有一幕極為深刻,那是對於男街的描述。


桂和走進了一條著名的男街,他穿梭街道,最後在一家沒有懸掛招牌的書店停下。沒有懸掛招牌的書店內,販賣的都是如此私密的東西,像是色情的影帶和雜誌等等。最後他買了一本全國男街導覽,書店的員工為它裝上不帶任何商標的牛皮紙袋袋子。由於不是透明的袋子,所以裝上之後幾乎是看不見裡面裝的是什麽。那牛皮紙袋袋子象征著裡頭的物品是個不可告人的秘密,需要被遮掩的東西,那就好像是一段同志戀情,無法光明正大的將它攤開。那段仿佛在描述著主角作為一個同志者的憂愁和心酸。小說的最後,桂和遇到哲生,哲生像是個有著深井般取之不盡的溫柔,他們相知相愛。故事結局雖然沒道出他們是否在一起。


「正因為如你如我如夏生和許多相熟的朋友們,被稱作終結親屬單位的族群,多如無根之萍,在愛情海上流浪。『成家』變成一個華麗的夢想,昂貴的笑話。」—— 《男身》


在另一段裡,主角道出寺田媽媽和奶奶的愛情。他說,她們除了愛情,還擁有一個家。讀到這裡,我是心酸的。成家,對於同性戀者而言或許終究是個華麗的夢想。但與此同時,我卻也認同作者所寫:因為沒有這些孩子們的牽絆,沒有所謂正典而傳統的存在,才能讓「愛」顯得更重要更純粹。這才是他們最華麗而真實的愛情。


在我們活的這個時代裡,我們是一無所有的。生活帶給我一種感覺是這社會並不太鼓勵我們不一樣,不太鼓勵我們做真實的自己。其實真實的我們看似勇敢,卻還是會有逃跑的想法。我們看似完美無瑕,內心卻已千瘡百孔。我們看似對未來充滿期望,卻終究迷失在自我追求裡。我們對自己猶如夢一般的不真實和不確定,就如同性愛情在這個時代裡的模糊感。即使市面上已經出現過無數的同志文學,可是大眾對於同性愛情還存在著懷疑。《男身》這部小說卻可以讓同性愛情更確實地被存在,讓所有人更勇敢地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在文學的世界裡,同性愛情是可以被閱讀和了解的。透過《男身》讓我見證即使在彩色的世界裡,單色也能和斑駁的色彩融為一體,不論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都是愛情最美的模樣。在我們活的年代,我愛你這三個字,不該是一種累贅或是禁忌。但願有天我們都不再懷疑自己,找到同個解答,不論是對生活還是對愛情。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重探《死神來了》的死亡哲學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8-12

編輯推介

菩提在世間

書評 | by 亞C | 2025-08-26

等一個人

小說 | by 阿元 | 2025-08-22

【字遊行.香港】四海為家

字遊行 | by 翎心 | 2025-08-22

鳳園變形記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8-15

重探《死神來了》的死亡哲學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8-12

易過借火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8-11

空心水塔

散文 | by 李文靜 | 2025-08-09

詩三首:〈爻〉、〈腳趾〉、〈離開 / 海床 / 到達 / 到達〉

詩歌 | by 潘國亨, 鄭偉謙, 梁偉浩 | 202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