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叔已不是我們記憶那個吳孟達了

散文 | by 何兆彬 | 2022-05-18

吳孟達走了,大家談吳孟達時可能都會想起周星馳,但何兆彬提到,在周之前,他的最佳拍檔是《新紥師兄》的梁朝偉。戲中吳孟達教訓梁朝偉:「我們不是要訓練罪惡剋星,也不要辣手神探,我們要的是公僕,維護紀律的公僕!」不過, 一如北上賺大錢的很多港人,今天的達叔已不是我們記憶那個吳孟達。 (閱讀更多)

【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灣仔十道風景

散文 | by 盧卓倫 | 2021-03-02

盧卓倫寫下灣仔十道風光,從過去的囍帖街走到太源街,再從修頓球場到富德樓,再沿著軒尼詩道走向高等法院。當電車與「豬籠車」錯身而過,今日讀來或許感觸更深。 (閱讀更多)

基佬派利是:酷兒與農曆新年的薪火相傳

散文 | by 洪榮杰 | 2021-03-02

疫情帶來的社交距離,在這個農曆新年,對於一直被親戚用異性戀世界價值觀當作笑話而受盡折磨的同志情侶而言,可能是鬆了一口氣。像洪榮杰所形容,儘管十年前已在瑞士結婚,但香港並未承認同性婚姻,要在農曆新年向親戚出櫃,倒不如「留返啖氣暖肚」。但他仍記得出櫃後十五年,第一次與伴侶收到父母利是的感覺。 (閱讀更多)

【虛詞・忘不鳥】疫症如雀籠,誰亦是羈鳥——唯願鳥不羈

散文 | by 林祖瑩 | 2021-03-02

林祖瑩對鳥的記憶,除了南昌站附近的鳥,還有在台大做交換生時走過的二二八公園,以及身為雀友的父親。有時候做鳥好過做人,「一輩子都在飛,漂泊而自由」,就像這段時間,香港人想「飛」都不能飛了。 (閱讀更多)

【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三世稀微——與灣仔的三段交錯

散文 | by 周漢輝 | 2021-03-16

周漢輝細數工作與生活點滴,來來回回的軒尼詩道,漫步了多少圈,看似親近但又有時陌生的灣仔社區,像文藝團體林立的富德樓、優哉游哉的日月星街、後巷即將結業的小店,還有街道末處警察總部旁的天橋,一切都與詩人筆下作品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編輯推介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

伊卡洛斯

小說 | by 黎喜 | 2025-10-15

地震還未結束

小說 | by 楊焯雋 | 2025-10-10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