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一般的愛。」這是我所能想到最為精準的譬喻。因怯懦而異化成暴力;甘願舍我的慈愛——虐,與被虐。 (閱讀更多)
回溯過去,曾經有那種日子,那種没有欺騙的日子,一切都可直認不諱,我會帶著狡猾的笑容遁逃,你會讓那種種消彌於佯嗔之中。然而,此時此刻,彼此之間卻始終隔了一道鐵閘。中五學生陳俊熹筆下的《布幕》,以欺騙與沉默為線,一段一段織成,道出背後的痛苦與掙扎。 (閱讀更多)
抗爭發展至今,看著從小到大教導自己如何明辨是非的人,今天竟然顛倒黑白,實在讓多少兒女感到心痛。本該是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本該深明民主自由、反共反獨裁的她,竟然出奇地黃轉藍,說抗爭者是以民主的幌子行不文之事。她愛哪個國,其實不太重要。只是再也不能跟她無所不談。 (閱讀更多)
面對政府的打壓和各種荒謬,真正的香港人恐怕沒有一天好過。蔡芷筠分享幾年前在韓國採訪經驗,當時沉船事件的家屬,雖然面對龐大的悲傷和不公義,繼續抗爭是極度困難的事,但他們懂得一起處理悲傷,然後一起等待和堅持。只有照顧好自己情緒,照顧好自己個心,心夠強才能幫到事情和更多的人。 (閱讀更多)
既然那麼多年青人死去,你們還說他們是抵死的,到底還需要被名為「孝順、父慈子孝、我們是為你好」的情緒勒索來綁架回家?火龍果這篇給父母的斷絕書,有種即使跟父母斷絕關係也不帶愧疚的覺悟。爸、媽,祝你們身體健康。女兒也希望平平安安哩。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