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by 呂嘉俊 | 2022-09-28

呂嘉俊形容,記憶中的老派街市一片濕滑,是小朋友的惡夢,豆腐檔則成為街市的小驛站,一個人一碗豆腐花,就能消磨獨處時光,何況豆腐花有種美態,在手中如掬一朵雲絮,逗得人滿心歡喜。街市的豆腐檔有小孩專用的椅桌,相識不相識的小朋友便圍坐一起,吃面前的柔滑細嫩。人生的「搭枱」經驗也在這兒累積,與陌生人同桌吃喝變得極為尋常。 (閱讀更多)

悼周魯逸:香港最後一個毛左

散文 | by 許平 | 2022-09-29

周魯逸在東莞樟木頭逝世,許平從網上得知。撰文悼念故友,並形容老周是獨來獨往的文化人,50年代60年代後生的香港一輩文化人,多會知其名。老周是戰後一代生的民族主義者,對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就有着基因性的執着,但我觀察是毛左那一套蓋過他對中國文化的認識,晚年住進內地更樂此不疲。黎則奮說周是香港最後一個毛左,只對一半,七八十的毛左老頭仍不少哩,只是遠沒有老周書呆,教條頑固則老樣貨式。只消看兩端已可蓋其餘。 (閱讀更多)

【無形.老派街市的必要】大隱隱於巿

散文 | by 張婉雯 | 2022-12-08

雖說超巿方便,但張婉雯總覺得,附近還是有個街巿較令人安心。超巿多為連鎖經營,幾百間分店都入同一批貨,不比攤檔各自為政,較多選擇。樓下的街巿,除了肉檔,還有報紙檔、香燭檔,有駐診中醫的中藥材店等。菜檔常常按時令轉換顏色:洛神花、夜香花、帶泥的蓮藕、西洋菜,教人看見知道春夏秋冬,這是超巿不提供的驚喜。 (閱讀更多)

【無形.老派街市之必要】中環街市流浪記

散文 | by 余震宇 | 2022-12-08

不久,中環街市便映入眼簾,這座人稱全中國最大的街市,建築風格摩登時髦,一些上穿白色斜襟唐裝衫、下著黑褲的女傭,正在魚貫步入街市選購餸菜,為晚膳作好準備。中環街市有四個入口,傳聞各有千秋,她決定都上前一窺究竟,滿足一下好奇心。 (閱讀更多)

【無形.老派街市之必要】屬於農人的街市

散文 | by 艾苦 | 2022-09-23

街市從來是個社區網絡,也是人際關係的載體,艾苦對街市文化的認知,卻是從歐洲求學時期到訪烏克蘭利維夫某農貿市場開始。這個充滿著市井氣息的地方,讓艾苦自覺人生中第一次吃到真正的番茄,連隨想起其居於烏克蘭的友人。 (閱讀更多)

一半凡人一半神,異色瞳的病變神話 —— 歌德、班尼狄甘巴貝治、大衛寶兒

散文 | by 紅眼 | 2022-09-22

「異色瞳」現象主要是來自名叫虹膜異色症的基因異變,雖然此病變對人體幾乎無害,但人對於賴以視物的眼睛一直附帶許多迷信與想像,而「異色瞳」之獨特,從亞歷山大帝的英雄神格、女巫的邪惡之眼,以至近代樂壇變色龍大衛寶兒的不對稱異色眼眸,都在人類社會千百年間產生了大量關乎美感、靈性、超自然的神話式猜想。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