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學跳MIRROR團歌的查映嵐,最後一次認真上跳舞班,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關於舞蹈這回事,不為了美也不為了被看,僅僅為了融化在音樂中,和同樣在律動的他人短暫地成為同一,也僅僅是為了,讓身體快樂。 (閱讀更多)
人人都做過柒事,佬編的柒事,則與所謂的networking event有關。「去得越來越多event,對於自己實際知名度的評估,就與現實越來越遠。」當以為自己原來好多人識,笑話亦因此而來。 (閱讀更多)
何福仁最近出版新詩集《愛在瘟疫時》,以瘟疫為主題,是名副其實的「時宜」。既是詩,也是散文,亦是當下時代的註腳。詩集後記並未發表過,其中提到人類文明與瘟疫其實一直並存,而且「它比人聰明,狡黠,肯學習,會演進」,改寫人類的歷史和發展。 (閱讀更多)
二十幾歲還懵懂,三十幾歲朝目標拼搏,四十過後,往往就自覺該有點成就、地位、話語權,但查映嵐覺得,那就是最容易被幻象迷惑的危險時刻,自以為權威,認為只有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才是正確,自認重要,絮絮叨叨、反反覆覆地自述,天天把曾經的榮譽掛在口邊,無法抑制為自己作傳的衝動。跨不過這些關口,便徹底活成一個肉酸中年人。 (閱讀更多)
沙翁好不好食,與時間有關。要享受沙翁的極致味道,需要爭分奪秒。出鑊後的短短十幾分鐘內,沙翁那由高溫油脂逼出來的濃郁蛋香和外脆內軟,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食沙翁,如佬訊所形容,是即時行樂的美妙瞬間。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