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 於最近推出了影片生成 AI 模型「Sora 2」,展示出強大的影音生成能力,但因其示範影片生成了與《龍珠》、《海賊王》等多部日本知名動畫高度相似的內容,隨即在日本引發了大規模的著作權侵權抗議浪潮。其中,代表日本內容產業的「海外內容發行協會」(CODA)以及出版巨頭「集英社」相繼發表聲明,要求 OpenAI 停止侵權行為並正視創作者權益。
CODA 代表吉卜力工作室、萬代南夢宮、Square Enix、集英社、講談社等 36 間日本企業,於 10 月 27 日發表聲明,指出 Sora 2 生成的大量內容高度模仿日本原創作品,認為 OpenAI 利用了受版權保護的作品及內容為 AI 進行訓練。CODA 表示,AI 在學習過程中即可能構成侵權,並強調依照日本著作權法,利用受版權保護的作品原則上需要「事前取得授權」(Opt-in)。因此,CODA 拒絕 OpenAI 目前採用的「事後反對」(Opt-out)機制,認為該機制並不能免除其侵權責任。CODA 要求 OpenAI 在未取得授權前,不得使用 CODA 會員企業的內容作為 AI 訓練資料,並要求 OpenAI 對會員公司提出的著作權侵權申訴與諮詢,給予「真摯的回應」。
繼 CODA 之後,日本出版界亦迅速響應。包括講談社、小學館、KADOKAWA 在內的 17 家主要出版社,聯合「日本漫畫家協會」與「日本動畫協會」,於 10 月 31 日發表了「關於生成AI時代創作與權利的共同聲明」。聲明中雖對 AI 技術的發展表示歡迎,但也明確劃下了「不容忍著作權侵害」的底線。聲明嚴厲批評 OpenAI 的「Opt-out」系統,指其「不僅違反我國(日本)著作權法的原則,同時違反全球 194 國加盟的 WIPO(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著作權條約的原則」。聲明呼籲,AI 公司在訓練及生成階段時,均須依循法律原則,向權利人申請並獲得明確的使用許諾(Opt-in);其次,AI 學習數據的來源必須透明化;最後,若權利人許可使用,AI 公司必須建立向權利人支付適正對價的還原機制。
同日,身為 CODA 成員之一、擁有《航海王》、《龍珠》、《鬼滅之刃》等知名 IP 的發行商的「集英社」,亦發布了獨立聲明。其聲明嚴厲指出,利用 AI 學習生成的侵權影片,是建立在「踐踏那些為作品傾注心血的創作者的尊嚴、並侵害眾多人權利」的基礎上,這種行為是「絕不容許」。聲明表示,單靠「Opt-out」機制遠遠不足以防止侵權事件,呼籲 AI 公司盡快實施更有效的防範措施及權利者救濟方案,並建議在國家層級推動法制完善。集英社強調,無論是否涉及 AI,只要確認侵權,將採取適當且嚴正的法律行動,並將與其他權利持有者及產業團體合作,共同維護可持續的創作環境。
Sora 2 的推出,無疑為大眾提供了便利的創作工具,讓用戶能生成自己的作品並與人分享。然而,自 AI 技術問世以來,AI 公司與創作者之間,圍繞「使用未授權作品訓練AI模型」的指控與訴訟便層出不窮。縱然大眾使用 AI 生成文學與畫作的潮流已勢不可擋,但如何保護創作者的合法權益,依舊是最重要且急切的問題。各位讀者不妨拭目以待,看看人類創作者能否成功捍衛自身權益,阻止AI未經授權掠取作品用於訓練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