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by 曾繼賢 | 2024-04-22

關於「圓」,編輯曾繼賢想起〈生命之花〉的一句「圓盡也是圓」,然後嘗試尋找圓形的起點,沿著那些緣起順延下去,點與點之間的聯繫讓他看見了更多自己和香港文學的可能性。他說《無形》是一片園地,校稿散落於工作檯的四周,又像撒了一盤種子,而《無形》完了,失去確實觸摸得到的形態,園地卻未圓。 (閱讀更多)

【無形・◯】桃緣

詩歌 | by 羅貴祥 | 2024-04-22

他們從離岸很遠的海島回來 走入兩旁石屎屋苑的明渠 河流作比喻早已是陳辭 同一條河 不能踏足兩次 回歸卻可以 次數無限 (閱讀更多)

詩四首:〈我是一個香港詩人〉、〈鷹〉、〈花期〉、〈自首〉

詩歌 | by 枯毫,石堯丹,馮松興,黑土 | 2024-04-22

我今日 立懸崖邊 崩雲 而仍寫詩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不屈平仄格律險韻 字字如金 (閱讀更多)

【無形・◯】Bez końca

散文 | by 陳芷盈 | 2024-04-17

無法再說下去,可以有很多原因。阿萊夫(Aleph)是希伯來語第一個字母,神秘哲學家認為,它的意思是「要學會說真話」。博爾赫斯借用到小說裡,將阿萊夫變成「從各種角度看到的、全世界各個地方所在的一點」,這個直徑約兩三公分的小圓球裡,每件事物都伴隨另一事物,無盡延伸。我們如何才能以貧乏的詞彙,去把握、傳達阿萊夫,言說不可言說之物?博爾赫斯又寫過,一本頁碼混亂、看過一頁後便會消失,以新一頁取而代之的沙之書。事情總如沙流失,如同遺忘才是記憶的主宰。那麼所謂寫作,是否在不斷的折損與消逝中,嘗試逼近,把當下的一點確定下來,留下可供記認的輪廓? (閱讀更多)

【無形・◯】無形易碎

散文 | by 李卓謙 | 2024-04-16

見證著《無形》創刊的李卓謙說起《無形》的尺吋和紙質,第一期有著連logo都幾不可見的銀白色封面,以及薄到透光的雜誌紙,與易碎品無異,由此念及因《無形》而遇上的人們。在愈是虛擬的年代,他愈相信實體,又或不久會有新的文學雜誌出現——野草總是燒不盡,野草總是充滿生命力,而又脆弱。 (閱讀更多)

【查映嵐專欄:火宅之人】回家的路徑

專欄 | by 查映嵐 | 2024-04-15

某天,查映嵐想遠離灣區的風景,便與T前往兩小時航程外的亞利桑那州。接待她的V住在鳳凰城近郊,一個叫做噴泉山的地方,整個區域除柏油路以外是一片褐紅色,房子們呈現近乎一致的色調,讓她想起多年前看過的北非帕帕爾聚落。那裡附帶大噴泉的人工湖,足有16個足球場大小,小區的邊緣由一排電線隔開,電線另一邊就是阿瓦派部落的保留地,繼而說起阿瓦派人被和平地掠奪的歷史,以及他們奔逃過後得以保留的初經慶典。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菩提在世間

書評 | by 亞C | 2025-08-26

周先陌詩作〈閨房〉的爆紅與爭議

其他 | by 嚕嚕米 | 2025-09-02

編輯推介

談《浮間舟渡》 ──筆訪曾詠聰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09-09

就在房間,能看到嗎

小說 | by 黑麥 | 2025-09-06

《離亂經》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白魚

小說 | by 胡果 | 2025-09-05

義大利時尚之王Giorgio Armani離世,享壽9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看貓(二)

散文 | by 雙雙 | 2025-09-03

大治曆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8-29

【字遊行·巴黎】Windows

字遊行 | by 孔銘隆 | 2025-08-29

《不赦之罪》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