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老派街市之必要】中環街市流浪記

散文 | by  余震宇 | 2022-12-08

午夜時分,一名八歲女童伏在中環街市外的欄杆,頭髮亂蓬、面容疲倦、衣服骯髒,穿上的白鞋早被污漬染成黑色。一名路過的婦人見狀,於心不忍,便上前了解,在勸說下先帶著孤雛回家洗澡,並煮了些熱食。女童進食後,倒頭便睡。

翌日,女童一覺醒來,婦人才慢慢探問身世。

原來女童叫袁小妹,生於貧苦家庭,父親為搬運工人,整天在外苦幹,極少帶女兒外出遊玩。由於無人管束,在家沉悶,便決定來一次中環漫遊。為了見識人生百態,她便選擇來到中環街市,一睹傳聞中的光怪陸離。

順著卅間(註:卅間」的名源自該處昔日有三十間屋而得名。具體範圍約為荷李活道以南、堅道以北、卑利街以西的地帶。)南下,沿路大多是穿著唐裝衫褲的婦女,間中有一些身穿白色背心的苦力。不久,中環街市便映入眼簾,這座人稱全中國最大的街市,建築風格摩登時髦,一些上穿白色斜襟唐裝衫、下著黑褲的女傭,正在魚貫步入街市選購餸菜,為晚膳作好準備。

中環街市有四個入口,傳聞各有千秋,她決定都上前一窺究竟,滿足一下好奇心。

租庇利街的入口,聚滿一群婦女,有滿布歲月痕跡的五、六十歲婦人,有十三、四歲的童工,有趣的是,她們身邊都放著竹擔。未幾,工頭叫她們起身,將一擔又一擔的泥石搬上貨車,雙方談好每擔由三、四毫至一元幾角不等,原來這邊是人力市場介紹所。

德輔道中朝向電車路,行人來往不輟。這邊的管理,也跟其他三面大有不同,如果在這兒聚集,會被罰款或坐牢。這時候,袁小妹的肚子咕咕作響,後悔沒有偷得一元幾毫,在中環街市的熟食檔大快朵頤。

皇后大道中的一面,一些婦女在清晨微涼的時候,便會挑著一擔青菜,來回門口不斷叫賣。此外,幾個年紀相約的男女孩拿著小桶,在街市門外兜售小蝦,高喊著「一蚊一份」,他們趁著工人運蝦的時候,檢拾遺留的小蝦向路人求售,袁小妹見狀,也希望賺得一毫五仙,買些熱食來安慰空洞的肚皮。

這些蝦桶,來自街市左邊的域多利皇后街。蝦桶都鋪了蓋,防止搬運的時候有蝦跳出來。搬運工人等鮮蝦送的時候,便坐在膠桶上。蝦到的時候,便一擁而上,兩個人一組扛著鮮蝦送入街市。不過,每逢搬一桶蝦,也只賺得幾毫子,袁小妹餓得沒有力氣,打消了即場應徵的念頭。

突然,域多利皇后街的一邊,傳來了喧嘩聲,原來數十名苦力正在毆鬥。袁小妹不怕危險,立即從人叢中鑽出跑去,便見有兩幫人以竹竿為武器,打得難分難解,旁人四散走避,卻退到街角欣賞好戲。過了一段時間,衝鋒隊姍姍來遲,抓了幾個苦力,一場大戲落幕之後,袁小妹決定進入街市繼續搜奇。

這個長方盒的建築,中間設有一個大天井,除了方便通風、採光,也方便檔主擺放菜籃、雞籠等,陽光由中央鑽入,為這座建築帶來生氣。天井是街市的中樞,設行人天橋連接一樓及二樓。各式肉類、菜蔬及食物攤檔散布其中,轉角設有公廁,聽說港府一度擬另闢一個洋人專用的公廁,其後不了了之。

袁小妹逛了一會兒後,以為街市沒啥特別,不過看到牆上掛了一個日曆,上面清楚的寫上了一九五六年十月十四日。同一時間,雜貨檯的收音機傳來一段廣播:「政府宣布,九龍取消戒嚴,各位市民如若外出,請保持高度警覺……」袁小妹聽罷,若有所思。怎料思想未有終站,卻在魚檯遇上了一件奇事。

數十名市民圍觀魚檯,看的卻不是山珍海錯。矮小的袁小妹,被一班成年人擋著視線,只聽到以下對話:

「呢隻嘢有啲似恐龍!」

「嘩,好鬼『肉酸』,邊個拎嚟㗎?」

「係飛天蠄蟧嚟㗎,好值錢!」

「呢條係普通有腳蛇姐,一文不值!」

幾經辛苦下,袁小妹終於鑽到前面,看到這條爬蟲褐黑色的背部、黃褐色的腹部,

黃色斑紋,全物披角甲,遠看似蛇皮,四肢長有五個鋒利的尖爪,靜默時如大蛇,爬行時像鱷魚。

這時候,主人從籠裡將牠放出來,那條大蟲一步又一步緩緩爬出,最初只是舉目張看,未幾卻兇性大發,迅速地爬向牆上。如此電光火石的瞬間,主人卻淡定地拿起一根木棍,將這條大蟲拍下來,並用白布蓋在牠的頭部。由於現場的氣氛熱烈,大呼小叫不絕於耳,那條大蟲非常驚懼,後肢及尾巴仍然勁力擺動,最後主人的手上添了三處傷口。

「呢條蜥蜴好少見人,今日嚇親大家,唔好意思!」

袁小妹見狀,嚇得由人前鑽到人後,不小心踩了地板的積水,弄得白鞋慘變黑鞋,瞥見魚檔主人腳穿木屐,便領悟了購買海鮮必須步步為營,不過也沒有辦法,鞋已報銷,唯有繼續流浪中環街市。

來到了菜欄。德輔道中入口一直要求道路暢通,閒人不得停留,一切源於菜蔬肉類經碼頭上岸,必由德輔道中進入中環街市。袁小妹目睹苦力將貨物「擺過界」,佔據另一檔出入口,市民無法上前光顧,已略感不妙。未幾,檔主立即惡言相向,苦力不甘被嚴詞斥責,於是叫來一班大漢,將檔主打得遍體鱗傷。原本平伏了的心情,再一次變得驚恐,袁子妹讀過「雙十暴動」(註:雙十暴動,是1956年10月10日至10月12日在香港九龍及荃灣等地發生的一次騷亂,事件釀成約60人喪生,是香港史上死亡人數最高的騷亂暴動事件。)的報導,懼怕打鬥最終流血收場,嚇得奪路狂奔。

為了避難,不得已來到三樓熟食檔。

這兒大概有廿多個熟食檔,這些檔口原本位於士丹頓街及德忌笠街,後來奉政府命遷往中環街市,一律棄用煤爐,改用了火水爐。這兒的確有珍饈百味,煎炒煮炸,式式俱備。可惜袁小妹身無分文,只可以趁食客離去,偷偷上前吃剩下來的飯食,彷佛像一個童丐。

直至晚上八時,中環街市關門,晚飯後前來買水果的市民也逐漸離場。袁小妹見時間已晚,回家必被責罵,決定找個角落休息,明天再作打算。怎料一眾豬肉佬,在打烊後將肉檯變成賭桌,圍在這兒賭牌九。正當興高采烈之際,大隊警員悄悄地埋伏,整個過程被袁小妹看在眼裡,打算聲張之際,眾多便衣一湧而上,豬肉佬一網成擒。

袁小妹僥倖沒有被警察抓住,然後趁無人離開中環街市,俯伏在欄杆外歇息。路過的婦人見狀,先接返家中,翌日致電袁父領回女兒。袁父看見女兒歷盡白劫,既沒有打罵,也捨不得責怪,連聲鞠躬、道謝後,便默默離去。

這次經歷讓袁小妹看盡了人生百態,從激烈打鬥中領會生活艱難,也算是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課吧!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余震宇

「香港舊照片」版主,中學中文科教師,業餘歷史研究者。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著名作家瓊瑤今午去世 享年86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2-04

重讀《安提戈涅》

書評 | by 趙遠 | 2024-12-02

隱世生活不隱世

書評 | by 亞C | 2024-12-02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2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