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食.文化】手食、熱食、刀叉切

字在食 | by  李民樂 | 2018-10-16


曾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找到穩定工作,也沒有穩定收入,便靠著拍紀錄片賺取微薄的生活費。離不開都是拍一些區議員為社區爭取了甚麽老人服務、或是介紹大學裏面添置了什麽新的殘障人士專用通道等等,可以想像,這些拍攝的工作是多麽的苦悶、以功能主導一切。

然後一次的機緣巧合下,接到一間飲食文化博物館的邀請,為他們拍攝若干短片,介紹世界三大飲食文化、不同文化的餐桌禮儀、以及一些未來飲食的故事。博物館的創辦人是有三十年經驗的旅行家、收藏家,從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因爲香港政府實施七天的有薪年假,便開始一邊旅行,一邊到當地的尋常老百姓家收購飲食器皿、餐具的習慣。慢慢累積到現在,他在香港、内地都有一座博物館。短片製作完成之後,我們的拍攝團隊亦曾被邀請回廣州參觀,我自己就是從那時開始,擴闊了對不同飲食文化的認知。

所謂「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是因爲,如果沒有盛載食物的器具、或者進食的餐具,人類的飲食只能限於最原初的手食文化。飲食的選擇不可能是熱湯或者雪糕等可以用手拿起的食物。沒有器具,我們可以吃的食物種類,就有很大的限制了。

法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曾寫過一些雜文,研究人類進食方式和文明之間的關係,文章在他去世後,結集成《我們都是食人族》出版。書裏提及人類文明的分界,在於吃生肉和吃熟食之間,即是,當人類學懂了生火煮食,就是文明的開始。然而人類的飲食文化在生火之後,從原始的手食文化至今已經發生了很多裂變。所以,當我們檢視這些來自不同地方、文化的食物器具,就是了解他們文化的過去,食物器具在不經意之間已成爲記載該民族的歷史、回憶的工具。

以華人習慣用筷子進餐為例,可以發現華人世界是一個熱食文化。吃稀飯、麵條,都是無法直接用手,或是傳熱快的鐵叉輔助的。筷子又是容易製造的工具,哪一天我們去露營野餐、又沒帶上餐具的話,說不定就可以在附近撿兩條差不多長度的幼樹枝。或者再講究一點,砍樹、砍竹,即席製造精美的筷子。所以,以筷子為主要飲食工具的熱食文化,也有隨行隨吃的模式。進食的場合沒有特別講究,有筷子,有食物,就可以進餐。(特別適合務農的人在田裏草草完成午飯)。

至於西方的刀叉,有些人認爲是從手食文化進化而成,亦有人認爲是從遊牧民族的飲食習慣演變。先民習慣狩獵後便進行烤肉大餐,烤肉用刀輔助切開、煮熟,然後也順勢用刀送進嘴裡。可是後來,因爲刀進食危險(也可能看上去不夠文明),便開始多了用叉輔助。刀叉的起源很多,但有一點不可否認的,就是西方的進食工具,深受十九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刀叉選擇用鋼鐵而做,而非像筷子一樣,選擇用木材、竹枝製成,可見西方對於飲食工具材料的重視。當中設計精密的工業技術,連帶餐桌禮儀,也是嚴肅、精益求精的。

不過對於很多香港人來説,筷子和刀叉究竟反映著甚麽,根本不重要。香港以街頭小吃為自身招攬遊客的特色,意圖打造一個美食天堂的幻象。實際上,街頭小吃成行成市,很大原因,是因為香港人工時太長,生活太忙,在匆忙間但求果腹的功能性進食,才發展出這麼多不需要餐具、邊走邊吃的食物。在文明的都市中行走、穿梭,四處可見人們隔著膠袋用手吃麵包、吃燒賣或不知名的食物,一如回到人類原初進食的情景,只是場景轉換了,變成都市背景罷了。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李民樂

每當聽到別人或自己吃蘋果的聲音,頭皮便不自覺地發麻。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