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4-02-16

是一種想望吧。而非堅持,並沒那麼難。因為不是一種責任,不可以是一種責任,像遙遠而美好的拉伸。拉伸。長度,舒緩,一種持續的東西,一種身體感覺。在兩極。感覺裡面有些事物不可壓縮。想要帶入一個想要變得龐大的東西,正湧向而不具體。當中需要很多熱情,而熱情會隨時消失,或消失之後又浮現。餘燼裡總藏著甚麼,不虛幻,而是現實的,漫長而燃燒 (閱讀更多)

【無形・進擊的動漫】由里比多到桑納托斯 ——緣結《新世紀福音戰士》

散文 | by 朗天 | 2024-02-14

不諱言,碇真嗣角色的倫理面向十分吸引我的注意。我對他投向的問號正是:為甚麼這麼多人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簡言之,就是從被動的處境中找到不用負責任的輕鬆,而由於仍有傳統的要求和「壓力」,於是就加上內疚令逃避責任顯得不那麼難看。EVA故事的最後真相在整個九十年代都是一大謎團,主創團隊在結局施展的強勢留白(字面上的留白!)手法,以及作者庵野秀明事後的語焉不詳、故弄玄虛,令大量觀眾和讀者陷入自行腦補、續作的詮釋泥淖,EVA神話由是逐漸經過集體建構而成形;缺乏終極解讀的文本和真嗣的人物設定無縫結合,變成百分之二百契合後現代文化蔓延下的消費群慾求,「溫柔男子/永恆受害人/另一意義下的女人湯丸」形象配合時代感性,變得無遠弗屆,深深切中每一顆自戀自憐的(自甘)脆弱心靈。 (閱讀更多)

圍棋思想教程:十個關鍵詞

散文 | by 勞緯洛 | 2024-02-09

我習圍棋,已有十六、七年之久。在圍棋這事上花耗過的時間,也算是目前活過的生命中,除了讀書寫作,數一數二的長。意想不到,最初那個把棋子當飛鏢亂丟的小孩,如今也教了五、六年棋,跑過不同棋院兼職,也斷續地當過私教,遇過一批又一批學生。我始終覺得,教圍棋是我生命中極為寶貴的經驗。在香港學棋的學生,大多都是小學、中學的歲數,他們對棋的想像力,遠比我來得豐富。在這些學生身上所感受到的生命力,於我而言,至少應與圍棋的魅力相等。從最初,會因為一對一而尷尬,一對多又不懂安排應對,到現在,總算漸漸掌握,怎樣與學生相處。我知道的,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因此,這些年與學生相處的時間,反而,是我最能體會謙卑的時間,聽他們說,與他們說。我始終難忘某個晴好的星期六早上,那個最愛搗蛋的學生(就像十多年前的我),笑得很燦爛,對我說:「我真的覺得很開心。」上圍棋課,原來會是最開心的事。 (閱讀更多)

【字遊行.阿姆斯特丹】借銀燈照荷蘭影像

字遊行 | by 惟得 | 2024-02-08

眾說紛紜可以令人一時迷惘,今次旅遊倒遇到一個例子,來到阿姆斯特丹,眼睛電影館告訴我,西洋鏡由英國數理學家威廉.喬治.霍納發明,分明記得前天在里斯本的青少年電影館,文字顯示西洋鏡的始創人是奧地利科學家西蒙.馮.斯坦普費爾,手頭上沒有百科全書可以翻查,一時又不方便上網叩問《維基百科》,難免興起「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慨嘆,繼續走下去,對眼睛電影館的資料也有點存疑。公平起見,常設展覽「廣角鏡」倒是經過精心設計,縷述電影史前史,資料旁邊都有儀器示範,桌面的數碼熒幕又詳細解釋器材的結構,另外「捕影網」縱容觀眾追蹤電影,豆莢廂座讓觀眾看過經典片段後參加無獎競猜遊戲,綠幕容許遊人自拍後收入手翻書,寓教育於娛樂,既然踏在荷蘭土壤,不如借眼睛電影館作銀燈,一照荷蘭電影的風采。 (閱讀更多)

娜塔莉婭.埃斯基韋爾.賓尼迪斯(Natalia Esquivel Benítez)(哥斯達黎加)詩選

詩歌 | by 娜塔莉婭.埃斯基韋爾.賓尼迪斯 | 2024-02-05

娜塔莉婭.埃斯基韋爾.賓尼迪斯(Natalia Esquivel Benítez)(哥斯大黎加聖荷西,1973年12月15日出生)是哥斯大黎加/西班牙作曲家、結他手、創作歌手、詩人、翻譯、教育家和研究員。她的音樂專輯、教育書籍和詩集由大型出版社出版,最近出版的書籍包括:《Andamios de lluvia》(Poiesis Ediciones,2021年)、《太陽與大海的搖籃曲(Arrullos de Sol y Mar)》(Club de libros,2021年)、《Cancionero Nana de la luna: Poemas y Música para cantar, jugar y soñar. Vol. 1》(Ocarina Ediciones,2020年)。娜塔莉婭·埃斯基韋爾·賓尼迪斯的詩被收錄於由Carlos Javier Jarquín編纂的《星球之歌:地球上的兄弟情誼(Canto Planetario: Hermandad en la Tierra)》第一卷(H.C EDITORES,Amazon.com,2023)。 (閱讀更多)

【新書】《敘香園往事》〈敘香園飯店——銅鑼灣(1962年–1987年)〉

散文 | by 李恩霖 | 2024-02-05

香港百年餐飲業歷史,少不了一筆寫敍香園。第一間創辦於1926年,屹立於中環德輔道中,是街頭熙來攘往的一抹風景。敍香園先後開辦五間分店,分別位於中環、銅鑼灣、油麻地、尖沙咀和灣仔,是著名的粵菜餐館。敍香園家族後人李恩霖(Roger),透過多年資料篩選及整理,以口述歷史的方式寫成半自傳式的家族及餐廳故事,平實記錄背後卻有一份動人的溫情。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