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by 王瀚樑 | 2024-04-30

有形之物皆有時限,不論是感情、記憶,或是生命。喜愛文字的人,大概都會有種期盼,渴望將自己短如朝露的一生,化作可以流傳千秋的字句,讓一瞬成為永恆。而《無形》之所以名為「無形」,亦是希望以文字描繪各種抽象、不可見的「無形」之事物、關係與概念。不過在現實中,《無形》畢竟是本具有實相,可以拿上手翻閱的文學月刊,自然也有它的限期。 (閱讀更多)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那些美好的與冷酷的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4-04-23

鄧小樺回港十日,主持文學生活館十週年感謝祭,感謝的話說不完,她另說些個人心情。她去年初回港,走在熟悉的彌敦道卻恍如身處異鄉,想起孤獨是因為欠缺「有意義的連結」,尤其對離散者及難民而言。今次回港與陳煒舜相聚,想起以前《文學放得開》的合作模式,吳靄儀的讀書會同樣是喜孜孜。但當遇到不願意和她打招呼的相識者,就會從不知身是客的熱烈的夢裡醒來,想到所做的一切很可能終將化為烏有,卻不曾後悔所有的愛都是短暫的誤認。 (閱讀更多)

【無形・◯】閱讀乳房的?種方法

小說 | by 謝曉虹 | 2024-04-23

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場景,回到那扇門內:姐的乳房,和我有甚麼關係? 問題其實可以換成:作為女性的,我的乳房和我有甚麼關係?又或,作為女性的,我們的乳房和我們有甚麼關係? 十一歲那年,在淋浴途中,我忽然摸到胸前有一微微突起的硬塊。那時,我誤把發育的跡象,視作癌症的徵兆,因而感到無比恐慌。現在回憶起來,當時的想法其實並不可笑。哪本書上說的?乳癌的頭號危險因子:擁有乳房。 (閱讀更多)

【無形・◯】圓盡也是圓

散文 | by 曾繼賢 | 2024-04-22

關於「圓」,編輯曾繼賢想起〈生命之花〉的一句「圓盡也是圓」,然後嘗試尋找圓形的起點,沿著那些緣起順延下去,點與點之間的聯繫讓他看見了更多自己和香港文學的可能性。他說《無形》是一片園地,校稿散落於工作檯的四周,又像撒了一盤種子,而《無形》完了,失去確實觸摸得到的形態,園地卻未圓。 (閱讀更多)

【無形・◯】桃緣

詩歌 | by 羅貴祥 | 2024-04-22

他們從離岸很遠的海島回來 走入兩旁石屎屋苑的明渠 河流作比喻早已是陳辭 同一條河 不能踏足兩次 回歸卻可以 次數無限 (閱讀更多)

詩四首:〈我是一個香港詩人〉、〈鷹〉、〈花期〉、〈自首〉

詩歌 | by 枯毫,石堯丹,馮松興,黑土 | 2024-04-22

我今日 立懸崖邊 崩雲 而仍寫詩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不屈平仄格律險韻 字字如金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編輯推介

《你存生的意義》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19

公屋妹

小說 | by 洪綺蔓 | 2025-04-1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4-10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漫想《米奇17號》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4-08

後超人時代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4-08

【教育侏羅紀】病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4-07

雞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07

詩三首:〈慣性〉、〈鵝之悲歌〉、〈這一邊和那一邊〉

詩歌 | by 丘亦斐, 王培智, 侯蔽 | 2025-04-04

廢話文學

散文 | by 潘逸賢 |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