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時尚之王」(King of the Blazer)的義大利時裝設計師Giorgio Armani,享壽91歲。其公司於日前(4日)發表聲明表示Giorgio作為品牌創辦人,是靈魂人物,也是始終不懈的推動力量,「他一向被員工與合作夥伴尊敬且敬愛地稱為『Armani先生』(Il Signor Armani),於至親環繞下平靜離世。直到最後一刻,他始終不懈,將自己奉獻給公司、系列作品,以及眾多正在進行與未來的計畫。」
Armani在1934年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城市皮亞琴察(Piacenza),其母親的縫製技藝早年啟發了他的時尚興趣。儘管他最初在米蘭大學主修醫學,立志成為醫生,但最終選擇輟學從軍。退伍後,他轉入時尚界在米蘭知名百貨公司La Rinascente擔任櫥窗設計師期間,他開始接觸時裝設計,其後於1960年代加入義大利男裝設計師Nino Cerruti的團隊,負責品牌Hitman的設計工作。Armani回憶道,Cerruti要求他開發更舒適、不僵硬、合身且少工業感的男士西裝,這奠定了其標誌性「解構式外套」(Deconstructed jacket)的基礎,打破傳統西裝的拘謹風格。
1975年,時年41歲的Armani與其伴侶兼事業夥伴Sergio Galeotti共同創立了同名品牌。Armani開創性地將傳統西裝的厚重感解構,創造出更舒適、流暢的「解構式外套」(Deconstructed jacket),徹底改變了70年代的男裝美學。這種「柔和的權力著裝」(soft power dressing)理念,不僅奠定了他的標誌性風格,也為女性時裝注入了全新的自由感,既擺脫了繁複與緊身剪裁的束縛,並成為「隱形奢華」(stealth wealth)的象徵。
Armani王國的版圖不斷擴大,除了主線品牌Giorgio Armani,還涵蓋高級訂製服品牌Armani Privé、副牌Emporio Armani與Armani Exchange,以及室內設計、酒店、餐廳、化妝品、朱古力等多元業務。集團年營業額高達約23億歐元(約25億美元),展現了他設計才華與商業頭腦的完美結合。
1980年,Armani的聲望因電影《美國舞男》(American Gigolo)而推向國際高峰。主角Richard Gere在片中穿著Armani西裝的帥氣形象,讓他成為荷里活明星的御用設計師。從Diane Keaton到Julia Roberts、由Cate Blanchett至Jodie Foster,無數影星都曾穿著他的作品亮相紅毯。Armani的影響力甚至延伸到亞洲流行文化。在周星馳的電影《破壞之王》中,黑熊一句:「我副Armani呀⋯⋯」成為經典台詞,亦令品牌家喻戶曉;本地組合軟硬天師的歌曲也曾提及「啫啫Armani」,足見其在時尚界之外的影響力。
近年,Armani健康狀況轉差,今年6月因肺部感染住院,首次缺席米蘭男裝週,這是其職業生涯首例。他於逝世前夕宣布收購與Galeotti初遇的餐酒館La Capannina,作為紀念,並計劃漸進式繼承,將責任移交Dell’Orco、家族成員及團隊,強調品牌獨立性。
逝世消息傳出後,多位荷里活影星發文悼念。Julia Roberts稱他為「真朋友和傳奇」;Cate Blanchett感嘆他「留下了難以填補的空白」,在時尚、藝術及電影領域中影響數百萬人;Michelle Pfeiffer讚揚其「善良、慷慨、忠誠」,視為優雅先驅;Russell Crowe回憶其仁慈,並在人生重要時刻穿戴亞曼尼設計。義大利總理Giorgia Meloni形容Armani為「優雅、穩重與創造力的象徵」,是義大利精髓的偶像。時裝設計師Donatella Versace表示「世界失去一位巨人」。英國時尚雜誌《Vogue》前總編Edward Enninful感謝他的創業精神及支持。
根據公司聲明,將會於周六、日(6至7日)於米蘭設立靈堂,隨後舉行私人葬禮。米蘭市長Giuseppe Sala 表示,葬禮定於下周一(8號)舉行,當日全市哀悼。Armani曾言:「當今世界的弊病在於:沒有人願意冒險,冒險去成為真正的自己。」惟有敢於冒險,追求真正的自我才能成就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