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書室貓店長未未離世 文藝界人士惋惜追念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06

香港獨立書店序言書室於7月1日在社交媒體表示,貓店長未未離世。消息傳出後引來文藝界人士紛紛發文悼念。


序言書室在帖文表示未未傳謂1999年生,在2011年6月由經理帶到序言書室,寄身書店任職店主十五載,牠一直以來盡忠職守,為店員們帶來無盡歡愉,擄盡店員的心。面對顧客時,偶會發出獅吼功,震退奧客。「今承風而去,往彩虹橋上,返回喵星。謹代序言仝仁,致以無上謝意,同聲一哭。唯願有緣再聚。」


作家、文化評論人洛楓在臉書撰文悼念未未,表示自己這些年常到序言書室看書及買書,看到未未捲伏在黃色沙發上,有時候會「喵」的叫她一聲,有時候會漫步木桌間。雖知牠年事已高,但洛楓忍不住摸牠,而牠總會閉上眼睛讓她摸。自從某一天藝術家高立跟洛楓合作〈血月的城被抓傷的臉〉的詩與畫掛在牆壁上之後,未未的身影便常常跟畫配在一起。這輩子的未未與書為伴,書室的主人照顧得很好,牠/他們彼此度過了一段幸福時光,彼此結聚善緣;如今牠去了彩虹橋,但願牠脫離病痛的苦(不會再咬自己的尾巴),也但願書室的朋友能將悲傷化作懷念。」文未,洛楓相信未未在彩虹橋上凝視我們時,她能以一個悲傷的笑臉回應,並且相信總有一天會再次相見。


書評家、作家兼詩人彭礪青在臉書上引用韓東〈貓的追悼〉一詩,以悼念未未的離去:


〈貓的追悼〉

——韓東

我們埋葬了貓。我們

埋葬了貓的姐妹

我們倒空了紙袋

我們播撒塵埃


我們帶著鐵鏟

走上秋天的山

我們搬運石頭並

取悅於太陽


我們旅行

走進和平商場

進一步來到醃臘品櫃台

在買賣中有一隻死貓


我們在通訊中告知你這個消息

我們誇大了死亡,當我們

有了這樣的認識

我們已經痊癒


彭礪青亦向「虛詞」表示,得悉未未走後,每天都有一種失落感籠罩着他。當身邊失去了一位認識過的同伴,卻未有拿出心思來,陪牠,試圖瞭解牠,在最後的日子,看管他,想想他的感受。他亦述未未是個莽撞的傻子,偶爾還是會踩到牠的腳趾,或者在牠最痛的時候,還是會摸他的背脊來取笑牠。「但是,今天我已經沒有機會看他吃了多少,幫他打皮下水、餵藥(都是我最怕做的事)。從餵家裡的貓吃藥,幫她打皮下水,見到她反抗,我就會想﹕為什麼要大家痛苦?有沒有兩全之法?沒有。」


彭礪青認為一旦我們去愛貓,那就是對貓有所虧欠,那就是要繼續傷害貓,去做「你知道」能幫助貓的事,就像因為家人不肯服標靶藥而痛苦的人。「生命與生命的關係就是單方面或雙方的虧欠,或者,其中一方走了,對雙方來說,都可能是一種解脫。」


詩人李顥謙在Threads上表示,看到未未離開的消息,打開電話相簿,便找到近年影下牠百幾張未未的相片,其中有數張相,拍到未未張望已故媒體人柳俊江簽書的情景。「我腦海完全沒有這段記憶,㤞然驚覺,已經恍如隔世。」李顥謙回憶起自己從15歲起便到序言購書,當時未未大約也是在那時來到序言。當時他一直以為為未未十五、六歲,直到去年跟店員閒聊,才知道未未被接來書店的時候,已經十歲有多。「最後一次看到未未已是半個月前的星期六。那天下午店員準備餵食,來往反覆,未未不知不覺就吃了數小時。離開的時候,我沒有好好看多未未一眼。不過我知道,以後我上序言,未未還是會攤在黃色的軟梳化,靜靜看著自己的。」


填詞人雷暐樂於臉書發文表示:「大概2014年第一次上序言,未未是我認識最久的貓。我會記住您,彩虹橋再見。」藝術家麥秋發文表示:「屢次聞未未大難不死,是一位意志堅定、克盡職守的店長。今盡了天年,相信牠會一直守護著書店 」他配以一幅畫作,悼念未未的離世。



序言書室現在店內設置「未未記念冊」,邀請各界人士在7月22日前寫下對未未的話語,並會將紀念冊帶到未未的告別會,之後或會作出版之用。此外,序言亦徵收關於未未的短文,以收錄在「未未記念冊」中。序言表示,若其成功出版,收入將扣除成本會捐到幫助動物的機構,讓未未遺愛人間。如未能成功出版,可能會貼於本店的社交網站上分享。如有意供稿者,可於 7月22日或之前通知他們以作安排。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執拾遺傳症

小說 | by 彭慧瑜 | 2025-07-05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散文 | by 俞宙 | 2025-07-04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