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陽光灑在中環街市的玻璃窗上,穿進光滑的水磨石樓梯,把經過的人影拉得很長很長,鄭寶鴻的黑影由梯級平台起起伏伏延伸到地下,「這樓梯沒有變!」他迎著光說。180年前,這裏還只是一片荒蕪的小山坡,今天就成了人來人往的山城地標,鄭寶鴻帶我們在這既熟悉又陌生的街市走了一圈,關於中環街市的回憶又在他腦裏走了一遭。 (閱讀更多)
一件超過一百年歷史的物件稱為「古董」,未夠百年則是「舊物」。一百年是一個遙遠的概念,也因此很多人覺得「古董」遙不可及。南豐集團「世界之約」與MUSTHAVEKEYS合辦「走近—荷李活道貳」展覽,以香港「古董街」荷李活道為主題,展出六位香港藝術家及創作單位的作品,包括陳麗同、石家豪等,拉近公眾與古董的距離。 (閱讀更多)
「當詩的想像和身體結合會是怎樣的呢?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創作起點。」綠葉劇團藝術總監、《#1314》導演黃俊達說。他在劇作《#1314》中以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為創作來源,以詩意的文字結合詩化的身體,帶大家走進一個解構又重構的世界。 (閱讀更多)
疫情之下無得去旅行,不如在香港來個本地遊。社區組織「深水埗康樂社區」成員Lip、阿醜及KK最近制作了一本《深水埗社區手帳》,內設30條深水埗相關問題,附一份手繪深水埗地圖,為大家提供六個不同面向的「深」度遊。 (閱讀更多)
疫情之下,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一種被困的感覺,口罩困住了嘴巴、城市困住了身體、隔離政策困住了自由,大家成了《進擊的巨人》裏的帕拉迪島居民,被一重又一重城牆阻隔起來。有見及此,今年的「香港亞洲電影節」以「解禁多元 破隔十八」為主題,透過片單中的電影,讓大家勇於解除一些枷鎖、禁忌,甚至價值觀。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