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3-04-04

「漢字藝術不一定只有文人才做到。」著名設計師劉小康說,他是香港藝術館「字由人——漢字創意集」展覽的客席策展人。由商朝的甲骨文到今時今日電腦字,漢字經歷數千年歷史變遷,說起漢字,很多人會想起詩詞歌賦、書法,看似文人專屬,實則民間亦創意大爆發。 (閱讀更多)

【文藝Follow Me】從現實循入神話看世界另一可能 大館大型酷兒展覽「神話製造者」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3-03-11

站在印度藝術家Bhupen Khakhar晚期的作品《來訪者》(Visitors)前,孫啟越萬慨萬千。Bhupen Khakhar雖於六十年代已經靠畫市井生活、明媚風光成名,惟至1980年他媽媽去世後,他才開始描畫自己的同志生活,「他擔心畫同志生活會傷害到媽媽的心,」孫啟越抿了抿嘴,「我很感觸,我於2014年創辦驕陽基金會,我媽媽亦於該年逝世。我並非刻意為之,是無意中為了不讓媽媽傷心而配合的。」 (閱讀更多)

【文藝Follow Me】從飲食男女到飲食書店 「字字研究所」呂嘉俊:食物不是機器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3-02-18

富德樓一樓的「字字研究所」是一間書店,也是出版社,特別的是書店琳瑯滿目都是關於飲食的書籍,《香港人食香港菜》、《圖解香港燒賣》、《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米其林精神:執著、堅持、精進》。負責人呂嘉俊說他本來只想開間普通書店,直至有次「七分一書店」店長James對他說:「不如你做飲食書店,全香港沒有飲食書店,而你最熟悉飲食。」讓他下定決心在2021年6月開了「字字研究所」。 (閱讀更多)

【文藝Follow Me】散落四間書店的「香港文學季——水字部:文學X藝術」 黃嘉瀛:在起伏之間掙扎求存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2-12-19

今屆「香港文學季」以「水土不伏」為主題,流動的水與沉穩的土形成一方水土,我們在這裡札根,沒有「不服」,重要的是「不伏」,不要趴伏,不要伏貼,因為這個城市一點也「不伏」。「水字部:文學X藝術」活動今年如水般灑落深水埗、太子四間獨立書店,旨在蒐集和再現散落四周的人與人之間的回憶、感情和關係。策劃人黃嘉瀛帶大家走一遍,嘗試蒐集這些散落的回憶,「香港與水土環環相扣,很多人到來、離開,但這裡永不會平伏,我們就在起伏之間掙扎求存。」 (閱讀更多)

【文藝Follow Me】像黃念欣這樣的一個中文系女子 《夕拾朝花》:在限度中尋找自由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2-11-28

黃念欣(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在她的新書《夕拾朝花》中常常說「像我這樣的一個中文系女子」,那麼她是怎樣一個中文系女子呢?她領我們到她位於中文大學馮景禧樓五樓的中文系辦公室,那是細小、明亮又整潔的一個房間。她拉開窗䈴,外面是中大的蓊鬱與天空的藍。裡面有裊裊的白煙、書及畫。 (閱讀更多)

【文藝Follow Me】致在艱難之中仍堅持拍電影的人 香港亞洲電影節尋找光影中的虛實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2-11-05

「我們總是不夠悲憫,無法令世界變得更美好。」尚盧.高達在電影《高達與高列斯坦的29封信》中反覆呢喃作家Elias Canetti的這一句。電影,總是揭露世界的壞,並嘗試帶來一點美好。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0-31

小刀

小說 | by 鍾嘉儀 | 2025-10-3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

【教育侏羅紀】白鴿

教育侏羅紀 | by 王思皓 | 2025-10-28

Heathcliff

散文 | by 俞宙 | 2025-10-24

七日失戀療程

小說 | by 水 | 2025-10-24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

東亞文藝之沈痾:超越人性的遲疑

其他 | by 盤柳儂 | 2025-10-22

《眾生相》:見眾生

影評 | by 亞C | 2025-10-21

詩三首:〈回家〉、〈生老病死〉、〈太平〉

詩歌 | by 徐竟勛, 王培智, 寧霧  | 2025-10-17

《浮間舟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7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