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個世界嘅中文發展呢,係以普通話為主,噉香港一個七百萬人嘅社會,我哋用廣東話學中文,將來會唔會……長遠啦,我講好長遠啦……會唔會有一個分別喺度,令我哋失去優勢呢?」真是高瞻遠矚,難得教育部門的高層連長遠、以及很長遠的事都關顧得到,但焦點卻不免有偏差。 (閱讀更多)
五十年代的中國如今天一樣。風暴山雨欲來,一種肅殺的煙硝味開始在天空中瀰漫開去。在1955年的「胡適思想批判歷史組會」上,顧頡剛也不得不表態,公開否認老師胡適與自己的學術關係:「在未遇胡適之前,我已走到懷疑古史的道路上... ... 其後我走向漢代今古文學的問題上,又整理文籍。這些俱與胡適無干」。到底在批判思想、劃清界線之前,胡適與顧頡剛之間,存在過一段怎樣的師生情誼? (閱讀更多)
近年是人人可以搞出版,門檻降低難免良莠不齊。以本地眾籌出版平台作招徠的出版社「出一點」,自書展期間爆出拖欠多位作者的稿費及版稅,被指「乞兒兜中拿飯食」,至今餘波未了。繼《香港夜雪》作者熒惑牽頭於上個月(9月5日)發出「最後通諜」,以《致出一點文創有限公司的一封公開信》力求對方回應之後,事隔一個月,「出一點」還未有任何回應,一眾被拖欠稿費與版稅的作者,只能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電視廣告都有賣:「騙徒手法層出不窮」,無論是作者還是出版界業者,都應對類似現象有所警惕,多注意合約細則,杜絕下一個「出一點」誕生。 (閱讀更多)
獨身,一個非常現代的概念。對於長期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控制的古人而言,終身不嫁不娶,已經構成了一宗嚴重的罪名。《禮記》道:「夫昏禮,萬世之始也」,天地萬物陰陽相合,理所當然…… (閱讀更多)
歌詞小輯集合不同世代的詞人專訪,包括鄭國江老師、創作組合王嘉儀x王樂儀、說唱歌手Heyo,還有周耀輝及其浸大歌詞班學生。 (閱讀更多)